其它小说连载
《七十年代的初雪,叩响命运之门》内容精彩,“默语聆听者”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王桂芝王桂芝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七十年代的初雪,叩响命运之门》内容概括:男女主角分别是王桂芝的年代,家庭全文《七十年代的初雪,叩响命运之门》小说,由实力作家“默语聆听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7860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16 08:48:37。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七十年代的初雪,叩响命运之门
第一章 煤烟里的春天1977年的清明刚过,北方的风还带着扎人的凉意。
青砖巷里的积雪早就化透了,墙根下积着一汪汪混着煤渣的黑泥水,
被往来的胶鞋踩得吱呀作响。巷口那棵老槐树刚抽出嫩红的芽子,像被冻红的指尖,
怯生生地探着早春的气息。王桂芝把最后一块蜂窝煤塞进炉膛,呛人的煤烟顺着烟囱往外窜,
在房檐下绕了个圈,慢悠悠地融进灰蒙蒙的天里。她直起身捶了捶腰,
蓝布褂子的袖口磨得发亮,露出里面打了两层补丁的白衬衫。灶台上方的墙上,
糊着的报纸已经泛黄发脆,边角卷成了波浪,上面印着的“农业学大寨”标语还依稀可见。
“妈,我爸啥时候回来?”十三岁的二丫端着豁了口的粗瓷碗,
蹲在门槛上呼噜噜喝着玉米糊糊。她梳着两条枯黄的麻花辫,辫梢用红毛线缠着,
那毛线还是去年过年时,邻居张婶给的零头。“快了,”王桂芝用围裙擦了擦手,
掀开蒸笼盖子,一股混杂着麦香和碱味的热气涌出来,“你爸今天去厂里拉煤,
估计得晌午才能到。对了,让你哥去胡同口等着,别让你爸扛不动煤筐。
”二丫嘴里含着糊糊,含混地应了声,扭头就往院里跑。正房门口,
十六岁的大宝正蹲在小马扎上,借着从窗棂透进来的微光看书。他穿的蓝布裤子短了一截,
露出脚踝,布鞋的鞋帮裂了道口子,用细麻绳仔细地勒着。听见妹妹的动静,
他头也没抬:“知道了,这就去。”大宝手里的书是借来的,书页卷得像海带,
封皮早就没了,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去年冬天恢复高考的消息传进青砖巷时,
他正跟着父亲在轧钢厂的废料堆里捡废铁。那天晚上,父亲王建国把旱烟袋磕得邦邦响,
烟锅里的火星在昏黄的油灯下明明灭灭:“大宝,要不你试试?”王桂芝当时正纳着鞋底,
针扎在指头上也没知觉。她知道儿子心里的念想,这孩子打小就爱琢磨书本,
放学回来帮着拾掇完家务,总捧着哥哥留下的旧课本看到半夜。可家里的光景实在紧巴,
大宝的哥哥三年前下乡去了东北,每个月的口粮得匀出一部分寄过去,婆婆常年咳嗽,
药钱像个填不满的窟窿,哪还有余钱供他念书?“爸,我白天去厂里找活干,晚上看书就行。
”大宝当时攥着衣角,指节捏得发白。王建国猛吸了口烟,
烟袋锅在炕沿上磕得山响:“你只管念书,家里的事有我。”从那天起,
王建国每天天不亮就去砖窑厂拉板车,晚上回来还得帮人修理自行车,常常忙到后半夜。
王桂芝则把每天的菜金掐得更紧了,顿顿是白菜萝卜,偶尔买两毛钱的肉,
都得剁成肉末混在菜里,让一家人匀着吃。大宝刚走到巷口,就看见王建国拉着板车回来了。
板车上码着半车蜂窝煤,黑黢黢的煤块在阳光下泛着油光。
王建国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劳动布褂子,脊梁上的汗把衣服洇出深色的印子,
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在下巴底下汇成水珠,滴在尘土里砸出小小的坑。“爸,
我来。”大宝跑过去扶住车把,板车猛地一沉,他的肩膀瞬间绷紧了。父子俩一前一后,
脚步踩着巷子里的泥水,发出咕叽咕叽的声响。路过张婶家门口时,张婶正坐在门口择菠菜,
看见他们就直起身子:“建国,拉煤啦?我家那口子今天也歇班,让他下午过去给你搭把手。
”“不用不用,”王建国喘着气摆手,“这点活儿,我跟大宝就够了。”“跟我还客气啥?
”张婶把择好的菠菜往竹篮里一放,嗓门亮得能传到巷尾,“晚上让桂芝过来,
我给她留点新下来的韭菜,包顿饺子。”王建国还想推辞,张婶已经转身进了屋。
他叹着气摇摇头,对大宝说:“你张婶就是热心肠,回头让你妈把家里那瓶酱油给她送过去,
上次借的还没还呢。”把煤卸进院里的煤棚,王建国瘫坐在小马扎上,
掏出旱烟袋往烟锅里装烟。大宝递过搪瓷缸子,里面是晾好的白开水。王建国喝了两口,
指着墙角的旧自行车说:“那辆二八大杠,你李叔昨天送来的,说是链条卡着了,
你帮着看看。”大宝点点头,搬过自行车就忙活起来。他从小就爱摆弄这些铁家伙,
哥哥留下的几本机械原理书被他翻得卷了边,巷子里谁家的自行车、收音机坏了,
都爱找他修。他蹲在地上,手指灵活地卸着链条,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落在他脸上,
映出细密的绒毛。“对了爸,”大宝忽然开口,“今天路过厂门口,看见贴了招工启事,
说是要招两个学徒工,我想去试试。”王建国的烟袋锅顿了一下,火星掉在裤腿上,
他慌忙用手掸掉:“不是说好了考大学吗?”“爸,家里太费钱了,”大宝低着头,
声音闷闷的,“我去当学徒,每个月有工资,还能帮家里……”“胡说!
”王建国猛地站起来,旱烟袋往地上一摔,“我跟你妈苦点累点没啥,你必须考大学!
你哥在乡下盼着你有出息呢!”他的声音太大,惊得院墙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
大宝没敢再说话,只是默默地把链条重新装好,转动脚踏板,链条发出顺畅的咔嗒声。
王建国看着儿子倔强的后脑勺,气慢慢消了,蹲下来拍拍他的肩膀:“大宝,爸知道你懂事。
但这学,必须上。等你考上大学,咱家就熬出头了。”大宝的肩膀微微耸动着,没说话,
只是把修好的自行车往墙边挪了挪。傍晚的时候,王桂芝果然去了张婶家。
张婶正站在灶台前烙饼,面团在她手里转着圈,被擀成薄薄的圆饼,贴在烧热的铁锅上,
很快就鼓起金黄的泡。案板上放着一小捆韭菜,绿油油的,还带着水珠。“桂芝来啦,
”张婶回头笑了笑,“快坐,我这饼马上就好。”王桂芝坐在炕沿上,
手里攥着个布包:“他张婶,上次借你的酱油,这是新打的,你收下。”“跟我还客气啥?
”张婶把饼铲出来,用盘子端着放在桌上,“你家大宝最近看书看到啥时候?
我半夜起来解手,总看见你家窗户还亮着。”“可不是嘛,”王桂芝叹了口气,
“这孩子懂事,知道疼人,就是心思重。刚才还跟他爸说要去当学徒,被他爸骂了一顿。
”张婶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苗舔着锅底,发出噼啪的声响:“大宝是块念书的料,
可不能耽误了。我家强子要是有你家大宝一半懂事,我就烧高香了。”她顿了顿,
从柜子里拿出个布包,塞到王桂芝手里,“这里面是我攒的几块钱,你拿着,
给大宝买点营养品,别让孩子累垮了。”王桂芝赶紧推回去:“他张婶,这可不行,
你家日子也不宽裕……”“拿着!”张婶的语气不容分说,“都是街坊邻居,谁还没个难处?
等大宝将来出息了,还能忘了我这个婶子?”王桂芝的眼圈红了,攥着布包的手微微发抖。
巷子里的风从敞开的窗户吹进来,带着煤烟和饭菜的香气,混着远处传来的自行车铃铛声,
在青砖铺就的巷子里慢慢散开。灶台上的韭菜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像是春天悄悄藏在烟火里的希望。第二章 雨夜的消息入夏的雨来得急,
豆大的雨点砸在青瓦上,噼里啪啦响得像放鞭炮。王桂芝把晾在院里的衣服赶紧收进来,
刚叠好放在炕头,就听见院门口有人喊:“桂芝姐在家吗?”是隔壁的刘嫂,声音裹着雨气,
湿漉漉的。王桂芝拉开门,看见刘嫂站在门廊下,裤腿卷到膝盖,小腿上沾着泥点,
手里还攥着封信,信封已经被雨水打湿了一角。“是刘嫂啊,快进来,外面雨大。
”王桂芝往屋里让她。“不了不了,”刘嫂把信递过来,“刚从邮局回来,看见有你家的信,
像是从东北寄来的,估计是大强寄的。”王桂芝的心猛地一跳,赶紧接过信。
信封上的字迹是大儿子王强的,笔锋比以前硬朗了些,地址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某团某连。
她的手指有些发颤,捏着信封来回摩挲,像是要透过薄薄的纸,摸到千里之外的儿子。
“那我先回去了,家里还炖着菜呢。”刘嫂笑着摆摆手,撩起围裙擦了擦脸上的雨水,
转身冲进雨里。王桂芝捏着信,站在门口看了会儿雨。雨点密集地斜织着,
把青砖巷浇得一片湿亮,远处的屋顶笼罩在白茫茫的雨雾里,像是隔了层毛玻璃。
她深吸了口气,转身回屋,把信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又找了块干布,
轻轻擦着被打湿的边角。“是大强的信?”王建国从里屋走出来,
手里拿着修好的自行车链条,机油把他的指甲缝染得发黑。他刚把李叔的自行车修好,
满手的油污还没来得及洗。“嗯。”王桂芝点点头,没敢立刻拆开。每次收到儿子的信,
她都又盼又怕,盼着知道他在那边好不好,又怕信里说些吃苦受累的话,让她揪心。
大宝和二丫也凑了过来,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桌上的信。二丫的小手攥着衣角,小声问:“妈,
哥是不是要回来了?”王桂芝摸了摸二丫的头,没说话,拿起剪刀,
沿着信封的边缘轻轻剪开。信纸是那种最普通的草纸,带着粗糙的纹理,
上面的字迹有些模糊,像是写的时候纸被打湿过。“爸,妈,我在这边一切都好,勿念。
”王桂芝轻声念着,声音有点发紧,“最近地里的活儿忙,每天天不亮就下地,
割麦子、插秧,虽然累点,但食堂的伙食比去年好了,能吃上白面馒头了。”她顿了顿,
手指划过纸面,像是在感受儿子写字时的力度:“听说家里恢复高考了,
大宝是不是在准备考试?让他别担心我,专心念书。我在这里也攒了点钱,下个月寄回去,
给大宝买些复习资料。”“哥还惦记着我。”大宝的声音有些哽咽,他赶紧别过头,
假装去看窗外的雨。“……对了,我们连最近有个政策,说是表现好的知青可以推荐上大学,
我已经报名了,正在等消息。要是能考上,就能回城里了。”读到这里,
王桂芝的声音突然停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吧嗒吧嗒掉在信纸上,晕开一小片墨迹。
王建国接过信纸,手指抖得厉害,看了好几遍才抬起头,声音沙哑:“好,好,大强有出息。
”二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看见爸妈都红了眼圈,也跟着瘪起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雨越下越大,屋檐下的水流成了瀑布,在地上冲出小小的水沟。王桂芝抹了把眼泪,
起身去灶台烧水:“我给大强回信,让他别惦记家里,好好准备考试。对了,
得给你张婶送点刚蒸的馒头过去,刚才她还说家里的面不够了。”“我去吧。
”大宝拿起桌上的布包,里面装着四个白胖的馒头,还冒着热气。
他撑开一把破了个洞的油纸伞,冲进雨里。雨水顺着伞骨往下淌,打湿了他的肩膀,
可他觉得心里热乎乎的,像是揣着团火。张婶家的灯亮着,
窗户上贴着的红窗花被雨水打湿了,颜色显得格外鲜艳。大宝敲了敲门,张婶很快就开了门,
看见他手里的布包就笑了:“你妈又给我送好吃的了?快进来,外面雨大。”“张婶,
我哥来信了,说他要考大学。”大宝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真的?那可太好了!
”张婶拉着他进屋,把馒头放在桌上,“大强这孩子,打小就稳重,肯定能考上。
到时候让你妈请咱们吃饺子。”正说着,张婶的儿子张强从里屋出来,他刚从工厂下班,
穿着件蓝色的工装,脸上还带着疲惫。看见大宝,他咧嘴笑了笑:“听说你要考大学?
复习得咋样了?”“还行。”大宝有点不好意思,张强比他大两岁,在机床厂当学徒,
技术好,人也仗义,平时总帮着大宝找些废弃的零件,让他拆了研究。“有啥不懂的就问我,
”张强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虽然没念多少书,但厂里的技术员懂这些,我帮你问问。
”大宝点点头,心里暖烘烘的。窗外的雨还在下,雨点敲打着窗户,
像是在为屋里的笑语伴奏。张婶给大宝倒了杯热水,又从柜子里拿出个苹果塞给他:“拿着,
刚买的,甜着呢。”大宝回到家时,王桂芝已经把信写好了,正在灯下晾干墨迹。
王建国蹲在煤棚门口,借着昏暗的灯光修理那辆旧自行车,
链条转动的声音在雨声里显得格外清晰。二丫趴在桌上,用铅笔在信纸背面画着小人,
嘴里念念有词:“哥要回来了,哥要回来了。”“爸,妈,张婶说等哥考上大学,
让咱们请她吃饺子。”大宝把苹果放在桌上,苹果的清香混着煤烟味,在屋里慢慢散开。
王桂芝笑着把信叠好,放进信封:“那是自然,到时候不光请你张婶,
还得请巷子里的老邻居都来热闹热闹。”王建国直起身,捶了捶腰,
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等大强回来,咱家就团圆了。大宝,你也得加把劲,
争取跟你哥一样,考上大学,让你妈也风光风光。”“嗯!”大宝重重地点头,
目光落在窗外。雨还在下,但远处的天际已经透出一点微光,像是乌云背后藏着的星星。
他知道,不管前路有多少风雨,只要一家人的心在一块儿,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第三章 巷子里的暖光秋老虎肆虐的八月,太阳把青砖巷的地面烤得发烫,
空气里飘着一股煤渣和尘土混合的味道。王桂芝挎着篮子去菜市场,刚走到巷口,
就看见张婶和几个老街坊站在槐树下议论着什么,声音压得低低的,却透着股兴奋劲儿。
“桂芝,你可算出来了!”张婶看见她,赶紧招手,“刚听邮递员说,录取通知书开始寄了,
你家大宝的通知书说不定这两天就到了!”王桂芝的心跳瞬间快了半拍,手里的篮子晃了晃,
里面的茄子差点掉出来。她强装镇定地笑了笑:“还早呢,哪有那么快。”“快了快了,
”旁边的刘嫂凑过来说,“我娘家侄子去年考大学,就是这时候收到通知书的。
听说考上大学的,都能去国营单位工作,那可是铁饭碗!”王桂芝没再接话,
心里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的。她走到菜市场,往日里精打细算的劲头没了,
随便买了点青菜土豆,就匆匆往回走。路过废品收购站时,看见大宝正蹲在门口,
帮着收购站的老李头整理旧报纸。“大宝,咋不在家看书?”王桂芝走过去问。
“这几天脑子有点闷,出来透透气。”大宝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
“李叔说这些旧报纸里有去年的高考题,让我找找看。”老李头坐在小马扎上,
吧嗒着旱烟:“桂芝啊,你家大宝可是个好苗子,我看他准能考上。到时候考上了,
可得给我这老头子送瓶好酒。”“一定一定。”王桂芝笑着应着,拉着大宝往家走,
“回家吧,妈给你做你爱吃的鸡蛋羹。”接下来的几天,王桂芝的心一直悬着,
每天都要去巷口看好几趟,生怕错过邮递员的身影。张婶比她还上心,
只要听见邮递员的自行车铃铛声,就立马从家里跑出来,踮着脚往邮递员的邮包里瞅,
嘴里还不停念叨:“有没有青砖巷王家的?有没有大宝的通知书?”这天下午,
大宝正在屋里演算数学题,忽然听见巷口传来张婶高亢的嗓门:“桂芝!桂芝!快出来!
通知书!大宝的通知书来了!”王桂芝手里的针线一下子掉在地上,她顾不上捡,
光着脚就往院里跑。王建国刚从外面回来,正蹲在院里洗手,听见喊声也噌地站起来,
手还滴着水就往巷口冲。只见张婶举着一个牛皮纸信封,像举着什么宝贝似的,
满脸通红地跑过来。信封右上角印着鲜红的“录取通知书”四个字,
在阳光下晃得人眼睛发花。“给,给你!”张婶把信封塞到王桂芝手里,自己还喘着粗气,
“我瞅着地址是你家的,名字是王大宝,没错吧?快看看,是哪个大学!
”王桂芝的手抖得厉害,信封上的字在她眼前忽远忽近,
她费了好大劲才看清寄信人的地址——“京城师范大学”。“京城……京城师范大学!
”王桂芝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眼泪唰地就下来了,“老头子,你看,是京城的大学!
”王建国接过信封,粗糙的手指一遍遍摩挲着那几个字,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最后猛地把信封往大宝手里一塞,转身就往屋里走。走到门口时,他用袖子狠狠抹了把脸,
肩膀却还在不住地耸动。大宝捏着信封,感觉像是捏着一团火。他慢慢拆开,
里面的通知书印着烫金的校徽,他的名字端端正正地印在上面。
阳光透过院墙上的花格窗照进来,落在通知书上,泛着温暖的光。“哥!你考上啦!
你考上京城的大学啦!”二丫蹦着跳着,跑到巷子里就喊,“我哥考上大学啦!
去京城念大学啦!”很快,整个青砖巷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刘嫂端着刚蒸好的糖包来了,
老李头拄着拐杖,颤巍巍地送来一瓶舍不得喝的二锅头,就连平时不太走动的对门赵大爷,
也拎着一兜苹果来看热闹。“我就说大宝这孩子有出息!”刘嫂把糖包往桌上一放,
拉着大宝的手就不肯放,“将来成了大学生,可别忘了咱们青砖巷的街坊啊。
”“一定忘不了。”大宝红着脸,一个劲儿地给大家鞠躬。王桂芝忙着给大家倒水,
眼角的笑纹就没舒展开过。王建国则拿出张婶送的韭菜,又让王桂芝去割了斤肉,
说要包饺子,好好庆祝庆祝。傍晚的时候,巷子里飘起了饺子的香气。
王桂芝把煮好的饺子先给张婶、刘嫂各家端了一盘,剩下的端上桌时,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
看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谁都舍不得先动筷子。“吃啊,都吃。”王建国拿起筷子,
夹了个饺子给大宝,“多吃点,到了京城,就吃不上你妈包的饺子了。”“爸,
我放假就回来。”大宝咬了口饺子,韭菜的鲜香混着肉味在嘴里散开,眼眶却有点发热。
“对了,得给大强写封信,告诉他这个好消息。”王桂芝忽然想起什么,
擦了擦手就要去拿纸笔。“明天再写,今天先高兴高兴。”王建国按住她的手,
给自己倒了杯二锅头,一饮而尽,“咱王家,总算出了个大学生了。
”窗外的天色慢慢暗下来,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透过窗户,
照在青砖墙上,映出斑驳的光影。远处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还有谁家的收音机在唱着红歌,
混着饭菜的香气,在晚风里慢慢散开。大宝看着窗外的灯光,心里忽然觉得踏实了。他知道,
这封录取通知书,不仅是他一个人的希望,更是这个家,甚至整个青砖巷的希望。
第四章 雪落时的归人1978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刚进腊月,就下了一场大雪。
青砖巷的屋顶和墙头上都积着厚厚的雪,像是盖上了一层白棉被。
巷子里的老槐树落光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桠在寒风里摇晃,偶尔有几只麻雀落在上面,
抖落一片雪沫。王桂芝正坐在炕上纳鞋底,给大宝做双新棉鞋,好让他过年回家时穿。
二丫趴在旁边,用红纸剪着窗花,嘴里哼着刚学会的新歌。“妈,哥说他啥时候回来?
”二丫举起剪好的“福”字,歪着头问。“说是腊月二十八到家。
”王桂芝把线在舌尖抿了抿,穿过针眼,“你哥说了,这次回来,要给你带京城的糖葫芦。
”“太好了!”二丫欢呼一声,又低头忙活起来。王建国则在院里劈柴,
斧头落下的声音在寂静的巷子里格外清晰。他把劈好的柴码在墙角,码得整整齐齐,
像座小小的柴山。自从大宝去了京城念大学,他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腰板也挺得更直了。
就在这时,巷口传来一阵熟悉的自行车铃铛声,由远及近。王桂芝抬头朝窗外看了看,
笑着说:“准是你张婶来了,每天这个点,她都要过来跟我念叨念叨年货的事。”话音刚落,
院门口就探进一个脑袋,裹着厚厚的棉袄,戴着顶旧棉帽,帽檐上还挂着雪。“妈,
我回来了。”那声音有点沙哑,却像一道惊雷,炸得王桂芝手里的针线都掉在了地上。
她猛地抬起头,看着门口的人,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话来。“哥!是我哥!
”二丫先反应过来,尖叫着扑了过去。门口的人正是王强。他瘦了些,也黑了些,
但个子蹿高了不少,肩膀也宽了,褪去了少年的青涩,多了几分沉稳。他放下手里的帆布包,
一把抱住扑过来的二丫,眼睛却直直地看着屋里的王桂芝。
“大强……”王桂芝终于喊出了声,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慌忙擦了擦手,从炕上下来,
趔趄着跑过去,一把抓住王强的胳膊,像是怕他跑了似的,“你咋回来了?咋不提前说一声?
”“想给你们个惊喜。”王强笑着,眼角也红了,“我考上大学了,明年开春去省城报到,
所以提前回来过年。”“考上大学了?”王建国手里的斧头“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他几步冲过来,抓住王强的另一只胳膊,上下打量着他,“好小子!跟你弟一样有出息!
”一家人站在院里,任凭雪花落在身上,谁都没觉得冷。王强把帆布包打开,
里面装着给爸妈买的棉鞋,给二丫的花头绳,还有一大包东北的黑木耳和蘑菇。
“这是我攒的钱买的,”王强把东西一样样拿出来,“在东北那几年,跟着老乡学采山货,
攒了点钱。”“傻孩子,自己留着花啊。”王桂芝摸着崭新的棉鞋,眼泪又下来了。
“快进屋,外面冷。”王建国拉着王强往屋里走,“我去买肉,今天咱包饺子,吃红烧肉!
”王强回来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青砖巷。张婶第一个跑过来,
拉着王强的手就哭了:“好孩子,可算回来了!这些年在东北,没少受罪吧?”“婶,
我没事,挺好的。”王强笑着给张婶递了杯热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张婶抹了把眼泪,又笑了起来,“你不知道,你弟考上京城的大学时,
你叔激动得喝了半瓶酒,醉了一整天呢。”正说着,大宝也回来了。他放寒假刚下火车,
还没进家门,就听见巷子里的动静,跑过来一看,看见王强,一下子冲过去抱住他:“哥!
”“哎,弟。”王强拍着他的背,声音哽咽。兄弟俩好几年没见,如今再见面,
都长成了大小伙子,眼眶都红了。那天晚上,王家的灯亮到了后半夜。
王强给大家讲东北的趣事,讲他怎么跟老乡学种地,怎么在雪地里追兔子,
怎么熬夜复习考上大学。大宝则讲京城的见闻,讲大学的课堂,讲图书馆里的书。
王桂芝和王建国坐在旁边,听着儿子们的话,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窗外的雪还在下,
簌簌地落在屋顶上,像是在为这团圆的夜晚伴奏。屋里的炉火很旺,
映得每个人的脸都红扑扑的。炕桌上摆着王桂芝炒的几个菜,还有王建国买的酒,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着笑着,仿佛要把这几年的思念都补回来。“爸,妈,
等我和哥毕业了,就挣钱给你们买个大房子,带院子的那种。”大宝喝了口酒,脸红红的,
眼睛却亮亮的。“对,到时候让你们享福。”王强也跟着说。
王建国笑着摆摆手:“我和你妈不图大房子,就图你们兄弟俩平平安安,有出息,比啥都强。
”王桂芝没说话,只是不停地给儿子们夹菜,眼眶里的泪,却像窗外的雪,落了又化,
化了又落。雪停的时候,天已经快亮了。王强和大宝挤在一张炕上,听着彼此的呼吸声,
很快...不亮就起来收拾铺子,把货架擦得锃亮,货物摆得整整齐齐。
王建国则负责去批发市场进货,天不亮就蹬着三轮车出门,中午才能回来,
脸上总是带着风尘,裤脚沾着泥。二丫放了学就来铺子帮忙,
坐在小凳子上给客人递东西、收钱,算钱算得比谁都快。有次张婶来买盐,给了五毛钱,
二丫找了四毛七,张婶笑着逗她:“丫头,数学学得这么好,将来也跟你哥似的考大学?
”二丫仰着小脸,把找零递过去:“张奶奶,我将来要帮我妈看铺子,让我妈歇着。
”王桂芝在一旁听着,心里暖烘烘的,笑着拍了拍二丫的头:“这丫头,嘴甜。
”杂货铺开了没几个月,就遇到了麻烦。那天王建国去进货,回来发现进的一批肥皂是假货,
外表看着和真的一样,拆开却一股怪味,泡沫也少得可怜。“这可咋办?”王桂芝拿着肥皂,
急得直跺脚,“这一批货花了不少钱呢。”王建国蹲在地上,眉头紧锁:“都怪我,
当时没仔细看。”“不怪你,那些人太狡猾了。”王桂芝叹了口气,“这肥皂肯定不能卖,
咱不能坑街坊。”“可这钱……”王建国心疼得厉害,那可是他们攒了好久的本钱。
“钱没了可以再挣,信誉没了,咱这铺子就开不下去了。”王桂芝咬了咬牙,
“把这些肥皂都扔了吧。”正说着,张婶来了,看见他们手里的肥皂,就问:“这是咋了?
新到的肥皂?给我来两块。”“张婶,这肥皂不能买,是假货。”王桂芝赶紧说,
“我们正准备扔呢。”“假货?”张婶拿起一块闻了闻,“可不是嘛,一股怪味。你们呀,
就是太实在了,悄悄便宜点卖了,谁能知道?”“那可不行。”王建国直起身,“咱开铺子,
图的就是个实在,不能干那亏心事。”张婶看着他们,点了点头:“行,你们这性子,
我信得过。放心,以后街坊们还来照顾你们生意。”果然,没过几天,
街坊们就都知道了这事,不仅没人说闲话,反而来得更勤了。刘嫂特意来买了两瓶酱油,
笑着说:“桂芝,我就信你们家的东西,实在。”王桂芝心里感动,对王建国说:“你看,
还是好人多。”日子一天天过去,杂货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王建国又进了些孩子们爱吃的糖果、饼干,还有妇女们喜欢的花布、发卡,货架渐渐摆满了,
连墙角都堆着成箱的货物。秋天的时候,大宝放假回来,看着家里的杂货铺,
眼睛都亮了:“爸,妈,你们这铺子开得真不错啊。”“都是街坊们照顾。
”王桂芝拉着大宝,给他看新到的水果糖,“快尝尝,城里有没有这个?
”大宝剥开一颗糖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散开:“比城里的还好吃。对了,
我在学校学了些经营管理的知识,回头给你们讲讲,看看能不能把铺子再扩大点。”“好啊,
”王建国高兴地说,“我们正愁没经验呢。”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
大宝给爸妈讲怎么记账更清楚,怎么进货更划算,还说可以进些时髦的东西,
比如电子表、收音机啥的。“电子表?那玩意儿贵不贵?”王桂芝有点担心。
“现在城里年轻人都戴这个,不贵,进价也便宜。”大宝说,
“我下次回来给你们带几个样品。”王建国听着,不住地点头:“还是念书好,懂得就是多。
”窗外的月光照进屋里,落在货架上的货物上,泛着柔和的光。
麻衣少女与落魄仙童(苏念陆承瑾)最新好看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麻衣少女与落魄仙童(苏念陆承瑾)
《麻衣少女与落魄仙童》苏念陆承瑾已完结小说_麻衣少女与落魄仙童(苏念陆承瑾)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
少阳未暖筱时光李筱孙少阳小说免费阅读无弹窗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少阳未暖筱时光(李筱孙少阳)
少阳未暖筱时光李筱孙少阳最新小说推荐_完结小说少阳未暖筱时光(李筱孙少阳)
少阳未暖筱时光(李筱孙少阳)最新好看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少阳未暖筱时光(李筱孙少阳)
萧烨苏若岚《迷雾之城神探的隐秘轨迹》全文免费阅读_迷雾之城神探的隐秘轨迹全集在线阅读
迷雾之城神探的隐秘轨迹(萧烨苏若岚)完结版免费小说_热门完结小说迷雾之城神探的隐秘轨迹(萧烨苏若岚)
《迷雾之城神探的隐秘轨迹》萧烨苏若岚火爆新书_迷雾之城神探的隐秘轨迹(萧烨苏若岚)免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