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捡劈材
宿舍里没什么取暖的设施,夜里的寒意让几个人都蜷缩得更紧。
炕上的气氛显得有些僵硬,黄娜率先开了口:“今天咱们得想办法弄点柴火,不然连饭都没得吃。
村里虽然有灶台,但没柴火,咱们谁也用不了。”
田凡不满地皱眉:“这也太麻烦了,柴火还能去哪儿弄?
难道我们还得跑山里捡?”
张文小声嘀咕:“总不能不吃饭吧?
我昨天就饿得睡不着了。”
几人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最终,大家一致决定去村里借工具捡柴。
村长听说后,爽快地答应了,让他们去农具房去借,记得完好的还回来,村里的林子就在那头山坡,不许乱砍大树,不去进山里面,深山可是有老虎野猪等野兽的,只能在周边捡枯枝。”
一群知青拿着工具出发了。
田凡抱怨:“村里人还真是抠,连点柴火都舍不得给。”
黄娜瞪了她一眼:“这是下乡,又不是来享福的,你要觉得苦,早该回城去。”
两人一句顶一句,火药味渐浓。
林夭悄悄跟在队伍后头,保持沉默。
她知道,这种争吵以后只会越来越多,眼下柴火还只是个开头。
山坡上的林子静悄悄的,枝叶在风中微微晃动。
男女知青一行人分散开,手持镰刀和扁担,开始低头在地上翻找枯枝。
赵宇和姜磊是这群男生中最强壮的,动作也格外麻利。
他们一边挥动镰刀清理掉挡路的杂草,一边捡起粗壮的树枝往肩上的扁担上挂。
姜磊甚至还哼着小调,一副轻松的模样。
“哎,吴大力,快点啊,别磨蹭了!”
赵宇回头喊了一句,却见吴大力拖着几根细小的树枝喘得首翻白眼。
“你们这两米长的大木头,不是逼死人吗?”
吴大力有些不服气地嘀咕。
宋明笑嘻嘻地插嘴:“名字叫大力,可惜不是个力气活儿啊!”
这句话引来一阵哄笑,吴大力不服气地抓起地上一根稍粗的树枝,试图扛在肩上,结果刚抬起就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看到这一幕,大家笑得更欢了。
另一边,女生们的进度明显慢很多。
田凡不停地抱怨:“这树枝哪那么容易捡啊!
还得挑干的,这不就是折腾人嘛!”
黄娜则埋头默默干活,手脚麻利地捡了一小捆树枝,用一根绳子简单绑好。
木佳慢吞吞地跟在她后头,脸上露出些许无奈。
不干的也可以捡,回去晾干就能用,但是不干不是沉吗.而且还得晾晒“林夭,你怎么这么悠闲啊?
不怕没柴火用啊?”
田凡瞄了一眼站在一旁,似乎没什么动作的林夭。
林夭笑了笑,并未答话。
她环视西周,挑了一根倒地多时的干树干,用手比了比大小,默默蹲下身开始处理。
一刻钟后,赵宇和姜磊己经肩挑一堆柴火,准备下山了。
宋明看着自己那小半挑柴火,心中有些不服气,又偷偷把几根树枝加了上去,结果刚抬起来就被压得晃了两下。
“别装了宋明,回头柴掉了你自己捡。”
赵宇调侃。
正说着,几人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林夭。
只见她肩上扛着一截粗壮的树干,两端还挂着捆好的柴火。
那树干比赵宇和姜磊挑的柴还要粗,林夭却面不改色,脚步稳当地朝山下走去。
“这、这……她是怎么做到的?”
姜磊忍不住低声问。
“我这眼睛没花吧?”
宋明瞪大了眼睛。
“你可真没看错。”
赵宇摸了摸后脑勺,“我挑了这些柴都觉得沉,她这都跟我们差不多了,竟然一点都不喘。”
后面赶来的田凡也看到这一幕,惊得嘴巴张成了“O”形,嘟囔道:“林夭力气怎么这么大?
她是吃什么长大的?”
明明看起来跟个小孩似的,比拿树枝都细,“可能是下乡前偷偷练过吧。”
宋明猜测,但心里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林夭听到他们的议论,回头淡淡地笑了笑,故作轻松地说:“力气大点才好,挑多些柴火大家用得久。”
她的语气平静,仿佛这件事再普通不过。
可这份淡然却让男生们觉得更加惊讶,心里纷纷对这个看似瘦弱的女孩刮目相看。
山路崎岖不平,肩上的柴火随着脚步晃动,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吴大力因为体力不济,没走几步就停下来喘气。
张文在后面跟着,忍不住抱怨:“你别挡路啊,我还想早点回去呢!”
吴大力回头瞪了她一眼,却没力气争辩,只能靠在一旁的树上歇气。
林夭挑着柴火走在前面,脚步稳得不像话。
木佳看着她的背影,忍不住小声说:“林夭好厉害啊,比男生还强。”
“我看她是不是个怪力女啊!”
宋明笑着打趣,却不敢让林夭听见。
一行人终于回到宿舍,将柴火卸在院子里。
赵宇感慨地说:“这趟捡柴真是累得够呛,平常可得省点用林夭将肩上那捆沉重的柴火缓缓放下,轻轻地扭动着发酸的肩膀,就在这时,一首在旁边田凡突然凑上前去,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嫉妒和酸涩,阴阳怪气地开口问道:“哟呵,林夭啊!
没想到你这小身板居然有如此大的力气呢!
瞧瞧你今天这表现,独自一人扛的柴火都快赶上我三倍都多,啧啧啧…妹妹以后你可以得多帮帮姐姐“力气大干活多了也是会累的”林夭嘴角抿平,语气淡然。
这一番话说得田凡哑口无言,没得到能帮她承诺,只能甩甩头走开了。
柴火的问题刚解决,灶台的使用权成了新的争论点。
张文提议:“不如咱们搭伙一起吃饭,每天轮流烧火做饭。
这样既省柴火也省事。”
男女知青聚在宿舍外的空地上,开始商量关于日常生活的分工。。“柴火的问题得先解决。”
赵宇率先开口,语气中透着几分沉稳,“今天捡柴下来,大概知道柴够用得费多少力气。
总不能天天都去捡,太耽误工分了,不如定个轮换的规矩。”
“我赞成。”
姜磊点头附和,“谁都不想每天都去捡柴,索性定个标准,每人每周捡够多少就行。”
“捡多少才算够啊?”
田凡皱眉,显然对捡柴的劳累仍记忆犹新。
“这得看灶台的消耗。”
赵宇摸了摸下巴,“大概每天得烧多少柴火,烧火烧炕黄娜默默抬起头,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冬天烧炕费柴火,做饭不怎么费,半份就够了一周基础消耗21捆,还得攒一些冬天备用“那就这么定吧!”
姜磊拍板,“一周一人交2捆柴,午饭后,林夭主动提议:我不想做饭,有人帮我做饭的话,我帮她捡劈柴,4捆劈柴林夭一次就能背下来了,正好她想去山上多溜达一下看不能找点东西吃.听见这话,别说女生了,连男生都想和林夭交换,但被嘴快的奇雨给拦截了“好啊,反正我也不太想去捡柴,忒沉 ,我和你换林夭笑笑,没多说话,转身拿着扁担往山上走去赵宇和姜磊俩人比较壮实,多捡一份对于他们来说不算特别难的,又能省下来做饭的时间多睡一会,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也和女生用劈材交换了做饭,看见林夭上山,还有力气的众人也索性趁着今天放假,也准备再去一趟,毕竟马上要上工了,都很担心到时候被繁忙的工作压的没力气捡劈材赵宇对她挑着扁担轻车熟路的样子颇为意外,走在路上问了句:“林夭,你家里之前干过农活吧?
看着你可不像娇气的城里姑娘。”
“家里没条件娇惯人。”
林夭随口敷衍,肩膀稳稳地压着扁担,步伐轻快。
赵宇盯着她走了几步,又皱眉低语:“真看不出来。”
到了山上,赵宇见林夭挑起粗柴干脆利落,像是力气用不完似的,不禁感叹:“我原以为你力气大昨天是碰巧,今天看来是真的有本事。”
“会些农活总没坏处。”
林夭笑了笑,低头继续捡柴。
她动作熟练,双手一拉就能将粗大的树枝掰断,偶尔碰到纠缠的藤蔓,也只是轻轻一扯就解决了问题。
赵宇试探着说:“你这力气都比姜磊强了,回到村里,林夭和赵宇扛着柴火经过院子时,吴大力正在屋里喘气。
看到林夭挑着比赵宇还多的柴火,吴大力下意识喊了句:“林夭,你这力气也太夸张了吧!
是不是偷偷用了啥窍门?”
“用啥窍门?”
赵宇哼笑一声,替林夭答道,“人家就是天生力气大,羡慕不来。”
“你别酸了。”
宋明从屋里探出头,一脸坏笑地看着吴大力,“以后要不你和林夭搭档,捡柴绝对不累。”
“得了吧。”
吴大力摆手,“再说我也不想被比下去。”
众人哈哈大笑,气氛一时融洽了不少。
而林夭则默默将柴火卸下,因为第二次还是和大家一起去的,实在是没法往里面走看看有啥吃的,哎~饿啊,早上吃的玉米粥,有种吃了又没吃的感觉林夭和其他知青正在院子里整理柴火,突然听到村口传来一阵嘎吱嘎吱的车轮声。
抬头望去,只见一辆装满土特产的独轮车推过来,车前是一位中年男人和一个穿着布衫的女人。
男人身材壮实,步履沉稳,正是村长孟大石;而女人手里提着一个布袋,神色略显羞涩。
“孟村长来了!”
赵宇眼尖,第一个喊了出来,其他知青也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看热闹。
孟大石走进院子,冲众人点了点头,开门见山道:“这趟是专程来看林夭同志的。”
说着,他转头对林夭憨笑了一下,语气透着几分感激:“丫头,你救了我的命,我这人不爱说客气话,今天特地带点东西来,算是我和家里的心意。”
一旁的孟大石媳妇接过话,语气亲切:“丫头,你救了俺家老孟,老孟要是没了,那她家就算完了俺家也没啥拿得出手的贵重东西,今天特地带了些鸡蛋、白面和咸菜来,都是自家产的,你可别嫌弃。”
说完,她从布袋里掏出一个装满鸡蛋的篮子,大约20个鸡蛋,这是那个年代农村人能拿得出的较大一笔心意了。
鸡蛋可是高价值的食物,常被用来招待贵客或孝敬老人。
又从独轮车上搬下了一袋白面得有5斤,在以粗粮为主的年代,精白面可容易见大概和一个装满腌酸菜的罐子得20斤林夭愣了一下,连忙摆手:“孟村长,婶儿,这可不行,我就是举手之劳,怎么能要你们这些东西呢?
你们家也不宽裕,这些东西还是留着自己用吧。”
孟大石摆手,语气坚决:“不行!
救命恩人咋能两手空空?
咱们农村有句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别看咱家条件一般,但这点心意必须收下。”
他媳妇也跟着附和:“丫头,这点东西不算啥,你就收下吧,要不咱老孟这心里一首过意不去。”
林夭见推辞不过,只好勉强接过篮子,林夭微微一笑,点头应下:“那我就收下了,谢谢孟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