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修车铺的小学徒,到如今的"二手车王",他用了二十年时间。
"建军,这批车不错啊。
"同行老周搓着手走进展厅,"听说是从东北三省首接收来的?
"钱建军只是笑笑。
展厅里停着十几辆豪车,每一辆都是他们父子俩精心挑选的。
最显眼的位置,一辆全新的奔驰S500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昨天从一个资金链断裂的老板手里收来的,进价只有市场价的六折。
"爸,陈总来了。
"钱明大步走来,身后跟着一个西装笔挺的中年人。
二十七岁的钱明己经完全继承了父亲的生意头脑,甚至比年轻时的钱建军还要精明。
去年他从一个破产的房地产商手里收了一批豪车,转手就赚了三百多万。
"老钱,你儿子真是年轻有为啊!
"陈总笑着说,"这次我们4S店准备收十台车,都按他的建议来。
"办公室里,父子俩开始和陈总谈判。
这是一门技术活,要让对方觉得占了便宜,实际上却要在不知不觉中多赚一笔。
他们配合默契,一个主攻,一个迂回,很快就敲定了价格。
送走陈总后,钱建军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车市。
记忆拉回到二十年前,他还在那个破旧的修车铺里,教年幼的钱明认识车子的零件。
"爸,我觉得是时候扩大规模了。
"钱明递过来一份企划书,"现在的二手车市场竞争太激烈,我们得把生意做到全国去。
我己经联系好了各地的车商,通过规模效应,利润至少能翻一倍。
"钱建军仔细看着企划书。
这些年,儿子的成长让他欣慰。
从当年那个在修车铺里打下手的小男孩,到如今独当一面的商人,钱明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好!
就按你说的做。
"钱建军拍板定案。
接下来的日子,父子俩马不停蹄地在各个城市之间奔波。
他们的生意版图不断扩大,仓库里经常停放着几十台待售的豪车。
钱明更是开发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事故车改装。
通过特殊渠道,他们能把事故车完美翻新,再高价卖出。
很快,他们在浑南新区租下了一栋写字楼的底商,把它装修成高档的二手车展厅。
开业那天,整个东北地区的二手车商都来捧场。
看着宽敞明亮的新展厅,钱建军感慨万千。
他想起了那个只能收破旧桑塔纳的日子,想起了被债主追着跑的艰难时光。
如今,这一切都变成了他们成功路上的点点滴滴。
"爸,这些年真是太不容易了。
"钱明倒了两杯酒,递给父亲一杯。
钱建军接过酒杯,看着儿子坚毅的眼神。
他知道,钱明心里装着更大的野心。
这个浑南的展厅,只是他们父子征程的新起点。
然而就在这时,命运正在暗处编织着另一张网,等待着这对意气风发的父子。
在金钱的漩涡中,他们即将面临最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