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心藏别绪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清晨,柔和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在李家的餐桌上,李莲花一家三口正围坐在一起享用早饭。

“爹爹,您能教我武功吗?

我和娘亲出去找您的时候,听到了好多关于您的故事呢!

他们说您 15 岁便登顶天下第一,17 岁创立西顾门,20 岁就成为了武林盟主。

凭借‘相夷太剑’和‘扬州慢’等绝世绝学,您屡破奸佞,护佑苍生,在江湖中留下了不朽的传奇。

在江湖人眼中,您就像那谪仙临世;对于百姓而言,您就是正义的化身。

孩儿以后一定要追随您的脚步,成为像您一样的侠义之士!”

李宴和满眼崇拜,一脸憧憬地说道。

李莲花听着儿子的话,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心酸,暗自思忖:“要是我能早点知道宴和的存在该多好,如今宴和为了给我换血,此生怕是与武学巅峰无缘了。”

但他还是微笑着说道:“好呀,吃完饭爹爹就教你。

不过你要记住,习武可不是为了与人争强斗狠,也不单单是为了锄强扶弱,而是为了能够守护住自己珍视的人和事。”

李宴和的眼睛瞬间亮若夏夜星辰,脑袋如捣蒜般不停点着。

这些年来,“相夷太剑”的凌厉与“扬州慢”的绝妙,那些传奇故事在他耳边不断回荡,早己在他心间深深扎根,令他满心都是憧憬与向往。

饭后,一家三口来到了庭院之中。

微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即将展开的武学传授奏响序曲。

李莲花手持木剑,身姿挺拔如松,气宇轩昂,尽显一代宗师风范。

只见他轻轻演示了一招基础剑式,动作行云流水,剑风呼呼作响。

“看到了吗?

这一招虽然看似简单,却是所有高深剑招的根基所在。”

李莲花一脸认真地说道。

小宴和目不转睛地盯着父亲的动作,赶忙拿起木剑开始模仿,然而毕竟年幼,动作显得笨拙不堪。

李莲花耐心地走上前,温柔地纠正道:“姿势不太对哦,发力的方式也不对,来,应该是这样。”

同时不忘轻声安慰:“习武就如同雕琢美玉,需要耐得住寂寞,慢慢来,不着急。”

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小宴和逐渐掌握了要领,剑招也变得流畅起来。

夕阳的余晖洒下,给他们父子二人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画面温馨而美好。

“爹爹,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成为一名大侠!”

小宴和坚定地说道,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李莲花微笑着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大侠可不单单是靠高强的武功,更重要的是要有正义之心和始终坚守的初心。

习武的目的,是为了守护身边的亲人,守护世间的美好。”

“我明白了,爹爹。”

就在这一刻,一颗侠义的种子,在小宴和的心中悄然种下。

“你先慢慢练着,娘亲来了,爹爹去和她说会话。”

李莲花似乎格外享受“爹爹”这个称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着李莲花慢慢走近,碧漪轻声说道:“他很久都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从小他就特别懂事,从来不会主动问我关于爹爹的事情。

但我知道,他心里一首很渴望有个爹爹。

有好几次,我看到他望着街上那些坐在父亲肩上的孩子,或是被父亲抱在怀里的小孩,眼中满是羡慕。

可当我喊他的时候,他又赶忙把这种情绪掩盖起来,还以为我没发现呢。”

李莲花心中一阵愧疚,轻声说道:“对不起,我知道这句道歉显得很浅薄,但除了这句,我真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碧漪轻轻摇了摇头:“又不是你的错,你道什么歉呢。”

两人沉默了一阵后,碧漪忧心忡忡地说:“小念的身体情况不太适合习武,在他解毒之前,还是别再教他了吧。”

李莲花微微点头,轻叹一声:“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其实我也没想让他成为什么一代大侠,或是天下第一,只希望他能平安喜乐地度过一生。”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不过我教的只是武学的入门剑式,晚上我再把‘扬州慢’的心法写下来。

这套心法中正平和、至纯至阳,不仅具有护持心脉的功效,还能疗伤祛毒,对他的身体会有好处的。”

碧漪看着他,犹豫了一下,问道:“你是准备要走了吗?”

李莲花无奈地点点头:“是啊,己经在这里待了三个月了,我的那两位朋友估计都该着急了。

而且之后获取药材,还得依靠他们帮忙呢。”

“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后天吧。

明天你有没有时间?

我想陪小念出去逛逛。”

碧漪微微颔首:“好吧,那你这两天就多陪陪他。

我去给你准备些路上用的东西。”

“小宴和练了这么久的功,累了吧?

我们先休息一下,明天再练。

这练武呀,切不可操之过急。”

李莲花看着李宴和,满眼心疼地说道。

“好的爹爹,那您可以给我讲讲江湖上的趣事吗?

我特别想听您的故事。”

李宴和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那故事可长了,我们回屋慢慢说。”

李莲花牵起儿子的手,向着屋内走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莲花就被小宴和急切的声音喊醒:“爹爹,我听娘亲说你们今天要带我去逛街,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啦!

你先去喊娘亲,爹爹收拾一下就来,我们吃完饭就出发。”

李莲花微笑着说道。

“好的,那爹爹你可要快点哦!”

李宴和兴奋地跑开了。

繁华的街市上,热闹非凡。

李莲花让小宴和骑在自己的肩膀上,他们一同去看了精彩纷呈的杂耍表演,听了说书先生讲述的那些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还品尝了各种美味的街边小吃,小宴和开心得合不拢嘴。

在回去的路上,李莲花和碧漪一左一右牵着小宴和,慢慢地往家走。

路过海边时,他们看到了一个老乞丐。

李莲花伸手在身上摸了摸,最后解下腰间的荷包,连同里面的银子一起递给了乞丐,还轻声嘱咐他说几句话。

碧漪看着他,略带担忧地问道:“你就不怕他们找到你揍你吗?”

李莲花微微一笑:“就是要让他们把心里的情绪发泄出来。

我们曾经一同经历风雨,共赴霜雪,对于我们来说,活下来的那个人,往往承受着更多的痛苦。

让他们发泄出来也好,省得憋在心里憋坏了。”

碧漪转头看了看李莲花背上己经睡着的李宴和,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你要走的事情,告诉宴和了吗?”

李莲花神色有些黯然:“我不敢当面和儿子道别。

那孩子清澈的眼眸,总能让我好不容易筑起的心墙瞬间崩塌。

‘离别’这两个字,就像鱼刺卡在喉咙里,实在难以说出口。

我想,我还是适合不告而别吧。”

“你确定要这样吗?

那样他会很伤心的。”

碧漪一脸担忧。

“我再想想吧。”

李莲花眉头微皱,心中满是纠结。

深夜,一道孤独的人影悄然离开了山谷。

清晨,一道焦急的身影匆匆闯进碧漪的房间:“娘亲,爹爹呢?

我到处都找不到他。”

碧漪赶忙安慰道:“别着急,也许你爹爹只是有点事出去了,一会儿就回来。

娘亲和你一起去找找。”

最终,他们在房间的桌子上看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只有简短的一句话:“吾儿,等吾归。”

仅仅五个字,小宴和却像是得到了某种力量,奇迹般地不再焦急。

他默默地拿起墙上挂着的木剑,转身走出房间,开始认真地练起剑来。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