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某个时刻……
我突然开始意识到,自己似乎失去了喜欢人的能力,那种感觉就像是一种情感的缺失。让我感到茫然和无助。
起初,我并未察觉到这种变化,我仍然能够与他人相处,也能够享受友谊。
但是当我开始思考爱情和浪漫关系时,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片寂静。
我试着回忆起那些曾经让我心动的瞬间,但发现它们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我开始怀疑这种感觉是不是我的错觉,或者只是暂时的情感困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孤独感愈发强烈,当朋友们讨论他们的浪漫经历时,我感到自己像是局外人。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我似乎成了一座孤岛……
与爱情的美好和温暖隔绝,我陷入了一种无尽的焦虑,害怕自己永远无法感受到那种心动的感觉。
我开始怀疑自己,怀疑我的价值观和信念……
我担忧自己是否真的失去了喜欢人的能力。或者只是在逃避某种我所害怕的东西。
我也怀疑自己的个性和能力,认为自己可能无法胜任某种浪漫关系。
这种自我怀疑使我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让我开始在情感上变得越来越封闭。
最后我才意识到,即便我失去了喜欢人的能力,我也有责任去面对这个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方法……
几乎所有人都一样,一但到了某个年龄,家里便会开始火急火燎的催婚。
在家里的时候,妈妈时常会坐在我床边对我说:“你怎么办啊,为了你的事我整夜整夜的睡不着。”
那一刻,我知道我离妥协不远了,中国式催婚,要命的催。
可能在我妈眼里,不结婚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身体有问题,不结婚就是给他们丢脸,让他们在村子里面抬不起头。亲戚们的儿女都结婚了,我的儿女也必须尽早结。
似乎已经到了没有办法沟通的地步,听到最多的就是:“只要你成家立业了,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
一开始的催婚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打着为你好、担心你的旗帜,发现行不通,就大发雷霆,训斥你不知好歹。
再到后面就是丢他们的脸,让他们在老家抬不起头。每次谈到婚姻这个事情都弄得两败俱伤,好像婚姻对于父母来说就像在菜市场买菜那么简单。
他们说结婚的意义是万家灯火有一盏为你而亮,而不是鸡飞狗跳有你一个,没有人过问。
普通人的一生怎样过才算幸福…在他们眼里,只有成家立业、传宗接代才叫幸福。
至于和谁结婚,不重要。
婚后幸不幸福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把婚结了。
曾经看过一句有意思的话:要是结婚真有那么幸福的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宁愿单身?就像路边有钱,谁不知道捡啊!
谁还没有记忆中深爱的人,曾经幻想过无数次的幸福。可梦醒了,深陷进去的人真的很难很难从里面走出来。
年少时真挚美好的悸动 ,那里带着我最纯粹热烈的喜欢。
情窦初开, 惊鸿一瞥, 一往而深……
她成为我青春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风风火火闯进我最懵懂的十几岁,从此在我的青春里拔得头筹。
她可以什么都不用做 ,光是站在那,就足以赢过所有人。
她是我最无可比拟的珍宝,也是年少欢喜的源头,不费吹灰之力就在我青春里摘得桂冠。
那是我整个青春的懵懂爱恋 ,承载着我所有年少心动,是我笔下最热烈无悔的篇章。
我曾暗自较劲,嘴硬说了很多不喜欢了的话。可四季更迭了好几遭 ,我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她。
我们的初见就好似有一束光打下来,我只能看得见她,第一眼对视我便确定了我的懵懂悸动。
后来时光变迁,物是人非,那束光灭了,我再也看不到那个我觉得世界上最好的女孩,才意识到,原来那仅仅只是我眼里的光。
在那之后,我跟她没有任何形式的联系,她就像一颗绚烂的流星,划过我平淡无味的生活。就像做梦一样,可梦醒后,世界是这么的真实,她抛下我也是。
后来啊,我逢人便说不想结婚,其实是我娶不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