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唐风入秦
嬴昭站在田边,望着那片广袤的土地,心中暗自思忖着。
他知道,这次春耕对他来说至关重要,是他推行改革的关键一步。
“殿下,曲辕犁己经准备就绪,是否现在开始演示?”
一名侍从上前轻声问道。
嬴昭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看向那台崭新的曲辕犁。
他深吸一口气,大声下令道:“开始吧!”
随着一声令下,农夫们熟练地操纵着曲辕犁,在田野间来回穿梭。
曲辕犁的效率极高,所过之处,土地被轻松翻开,泥土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这曲辕犁果然神奇,比我们以前的农具好用多了!”
“是啊,有了它,今年的粮食产量肯定能大幅提高!”
围观的百姓们纷纷发出惊叹声和欢呼声,对曲辕犁赞不绝口。
然而,在人群中,李斯的脸色却十分难看。
他紧紧地盯着那台曲辕犁,心中充满了疑虑和不安。
“这嬴昭从何处得到的这种农具?
若真如百姓们所说,那秦法的根基岂不是要动摇了?”
李斯暗自思忖着,眉头紧锁。
演示结束后,嬴昭走到李斯面前,微笑着问道:“丞相,您觉得这曲辕犁如何?”
李斯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殿下的这曲辕犁确实巧妙,只是……这毕竟是外朝之物,是否真的适合大秦,还需进一步观察。”
嬴昭心中冷笑一声,他知道李斯这是在故意刁难,但他也不想与李斯过多纠缠。
他只是淡淡地说道:“丞相所言极是,不过,本侯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春耕大典结束后,嬴昭回到了府中。
他刚一坐下,时空镜便闪烁了起来。
“宿主,恭喜您成功解锁盛唐通道!”
时空镜灵的声音在嬴昭的脑海中响起。
嬴昭心中一喜,他知道,盛唐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有着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文化。
他迫不及待地问道:“镜灵,盛唐通道中有哪些可用的资源?”
“宿主,盛唐通道中可获取的资源众多,其中包括曲辕犁、水车、造纸术、印刷术等。”
时空镜灵回答道。
嬴昭闻言,心中更加兴奋。
他说道:“太好了!
那本侯就先将曲辕犁和水车的技术引入大秦,以提高大秦的农耕效率。”
“宿主,您的选择非常明智。
不过,需要提醒您的是,过度引入外朝技术可能会引发‘历史修正惩罚’,请您谨慎使用。”
时空镜灵提醒道。
嬴昭点了点头,他知道时空镜灵所说的话并非危言耸听。
他说道:“本侯明白,多谢镜灵提醒。”
随后,嬴昭通过时空镜将曲辕犁和水车的技术资料传输到了大秦。
他立即组织工匠们进行仿制和改良,并在关中平原上推广使用。
随着曲辕犁和水车的广泛应用,关中平原的农耕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百姓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富足。
然而,就在嬴昭为农耕改革取得的成果而欣喜时,北方边境却传来了匈奴集结兵力南下的消息。
嬴昭得知此事后,立即召集众臣商议对策。
“匈奴此次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嬴昭神情严肃地说道。
“殿下,臣以为,我们可以借鉴唐代的骑兵战术,组建一支新式骑兵,以对抗匈奴。”
一名将领提议道。
嬴昭闻言,心中一动。
他知道唐代的骑兵战术非常先进,若能将其引入大秦,必将大大提升秦军的战斗力。
“此计甚好!
不过,要组建新式骑兵,还需要改良马具和甲胄。”
嬴昭说道。
“殿下,臣听闻唐代的马具和甲胄非常精良,我们可以通过时空镜获取相关技术资料。”
另一名将领说道。
嬴昭点了点头,他说道:“好!
就依卿所言。
本侯这就通过时空镜获取唐代的马具和甲胄技术资料。”
随后,嬴昭再次通过时空镜获取了唐代的马具和甲胄技术资料。
他组织工匠们日夜赶工,终于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新式马具和甲胄的改良。
与此同时,嬴昭还通过时空镜召唤了盛唐将领李靖。
李靖是唐代著名的军事家,他精通兵法,擅长骑兵战术。
他的到来,为秦军组建新式骑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殿下,末将李靖见过殿下!”
李靖向嬴昭行礼道。
“李将军免礼!
本侯久闻将军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大秦之幸。”
嬴昭微笑着说道。
“殿下过奖了!
末将此次前来,定当竭尽全力,助殿下组建一支强大的新式骑兵,对抗匈奴。”
李靖说道。
“好!
有李将军相助,本侯就放心了。”
嬴昭说道。
随后,李靖开始着手组建新式骑兵。
他首先对秦军的骑兵进行了选拔和训练,挑选出了一批精锐之士。
然后,他按照唐代的骑兵战术,对新式骑兵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在李靖的精心训练下,新式骑兵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他们熟练掌握了唐代的骑兵战术,能够在战场上灵活机动,冲锋陷阵。
就在新式骑兵组建完成之际,匈奴大军也己经逼近了大秦边境。
嬴昭得知此事后,立即下令李靖率领新式骑兵前往边境抗击匈奴。
“李将军,此次抗击匈奴,事关大秦安危,本侯将新式骑兵全权交予将军,望将军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嬴昭说道。
“末将遵命!
末将定当不辱使命,与匈奴决一死战!”
李靖抱拳行礼道。
随后,李靖率领新式骑兵浩浩荡荡地奔赴边境。
在边境战场上,李靖指挥新式骑兵与匈奴大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新式骑兵凭借着精湛的战术和精良的装备,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匈奴大军。
他们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左冲右突,给匈奴大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匈奴大军被新式骑兵打得措手不及,他们纷纷溃败逃窜。
李靖见状,立即下令追击。
在追击过程中,新式骑兵又斩杀了大量的匈奴士兵,缴获了无数的战利品。
这场战斗,新式骑兵大获全胜,他们成功地击退了匈奴大军,保卫了大秦的边境安全。
捷报传来,咸阳城一片欢腾。
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欢呼雀跃,庆祝胜利。
嬴昭得知此事后,心中十分高兴。
他说道:“此次胜利,全赖李将军和新式骑兵的英勇奋战。
本侯当重重赏赐他们!”
随后,嬴昭下令对李靖和新式骑兵进行了赏赐。
他封李靖为大将军,赐予他黄金万两,良田千顷。
同时,他还对新式骑兵进行了嘉奖,赏赐了他们大量的财物和荣誉。
在抗击匈奴的战斗中,沈落雁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她以乐曲记录了大秦的变革和胜利,凝聚了民心。
沈落雁在咸阳城内搭建了一座乐坊,名为“霓裳坊”。
她在乐坊中教授弟子们演奏乐曲,创作了许多反映大秦民生变化的乐曲,如《耕耘新曲》《凯旋之歌》等。
这些乐曲在咸阳城内广泛传播,深受百姓们的喜爱。
它们不仅记录了大秦的变革和胜利,也表达了百姓们对嬴昭的感激和支持。
在一次演出中,沈落雁演奏了一首《大秦颂》。
这首乐曲气势磅礴,旋律优美,表达了对大秦的赞美和祝福。
嬴昭听闻后,十分赞赏。
他亲自前往霓裳坊,观看了沈落雁的演出。
“沈姑娘的乐曲真是美妙绝伦,本侯听后,不禁为之陶醉。”
嬴昭微笑着说道。
“殿下过奖了!
小女子只是将心中所想,用乐曲表达出来而己。”
沈落雁谦虚地说道。
“沈姑娘不必谦虚。
你的乐曲不仅美妙动听,更凝聚了民心,为大秦的变革和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侯当重重赏赐你!”
嬴昭说道。
“殿下赏赐,小女子不敢当。
小女子只愿能以乐曲为大秦尽一份绵薄之力。”
沈落雁说道。
“好!
沈姑娘如此大义,本侯深感敬佩。
本侯就赏赐你黄金千两,丝绸百匹,以表本侯心意。”
嬴昭说道。
“多谢殿下赏赐!”
沈落雁感激地说道。
此后,嬴昭与沈落雁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他们时常一起探讨音乐,谈论治国之道。
在沈落雁的影响下,嬴昭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他也更加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认为文化教育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
然而,在这一片繁荣景象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危机。
李斯对嬴昭的改革越来越不满,他开始暗中策划阴谋,试图推翻嬴昭的统治。
在一次朝会上,李斯突然站出来,指责嬴昭过度引入外朝技术,破坏了秦法的根基。
他还暗示嬴昭有谋反之心,要求嬴政将嬴昭治罪。
“陛下,嬴昭殿下近年来引入外朝技术,虽有成效,但却破坏了秦法的根基。
臣以为,此举不可取。”
李斯说道。
“丞相所言差矣!
本侯引入外朝技术,是为了提高大秦的国力,增强大秦的竞争力。
这与秦法并不冲突。”
嬴昭反驳道。
“殿下此言,是在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外朝技术虽好,但却不适合大秦。
若一味引入,必将导致秦法崩溃,大秦危矣!”
李斯说道。
“丞相危言耸听!
本侯引入外朝技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些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大秦的国力,还能够改善百姓的生活。
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嬴昭说道。
“陛下,嬴昭殿下如此嚣张跋扈,不把秦法放在眼里,臣怀疑他有谋反之心。
请陛下将他治罪,以正朝纲!”
李斯向嬴政说道。
嬴政闻言,脸色变得十分凝重。
他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容朕再考虑考虑。”
散朝后,嬴昭回到了府中。
他知道,李斯此次发难,背后肯定有其他皇子的支持。
他必须想办法应对这场危机。
“镜灵,李斯此次发难,背后肯定有其他皇子的支持。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我吗?”
嬴昭问道。
“宿主,李斯此人诡计多端,要想应对他的阴谋,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
您可以通过时空镜获取李斯与其他皇子勾结的证据,然后向陛下呈交,让陛下看清他们的真面目。”
时空镜灵说道。
嬴昭闻言,心中一动。
他说道:“好!
就依你所言。
本侯这就通过时空镜获取证据。”
随后,嬴昭通过时空镜开始调查李斯与其他皇子的勾结情况。
经过一番调查,他终于找到了确凿的证据。
原来,李斯与其他皇子暗中勾结,试图推翻嬴政的统治,然后立其中一位皇子为帝。
嬴昭将证据整理好后,立即前往宫中,向嬴政呈交。
嬴政看到证据后,勃然大怒。
他立即下令将李斯和其他参与阴谋的皇子逮捕,并交由廷尉审理。
在廷尉的审理下,李斯和其他参与阴谋的皇子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嬴政下令将他们全部处死,以正朝纲。
这场危机过后,嬴昭的地位更加稳固。
他继续推行改革,引入外朝技术和文化,使大秦的国力不断增强。
在他的努力下,大秦逐渐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开启了跨世盛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