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报告厅在学校最大的阶梯教室,几乎座无虚席。
我选了第三排中间的位置,既不会太显眼,又能清晰地看到他。
我身边的陈思佳用手肘碰了碰我:“苏晚,你家沈教授今天可真是容光焕发,春风得意啊。”
我笑了笑,目光落在讲台上那个穿着深灰色西装,身姿挺拔的男人身上。
他正不疾不徐地调整着麦克风,侧脸的线条清晰利落。
我们从大学走到现在,整整十年。
他是建筑系的天之骄子,我是文物修复系里那个最安静的学生。
所有人都说我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报告会进行得很顺利。
沈聿的演讲富有逻辑又充满***,将枯燥的建筑理论讲得生动有趣。
我看着他,心里是一种安然而满足的骄傲。
这就是我的丈夫,一个在自己领域闪闪发光的人。
演讲结束,进入了提问环节。
学生们都很踊跃,气氛热烈。
就在主持人准备结束时,一个坐在后排的女生站了起来。
她穿着白色的连衣裙,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看起来清纯又文静。
“沈教授您好,”她的声音清脆,透过麦克风传遍了整个报告厅,“关于您在项目中提到的,利用‘记忆锚点’理论对老城南的‘同福里’进行改造,我有一个疑问。
您在设计中保留了里弄尽头的那口古井,但根据最新的市政勘探数据,那口井的地下水系已经枯竭,作为景观保留的意义大于实际功能。
而如果将它填平,可以多出近二十平米的公共活动空间。
您是如何在‘情感价值’和‘实用价值’之间做出最终取舍的?”
这个问题非常专业,甚至有些尖锐,完全不像一个普通学生能问出来的。
报告厅里瞬间安静下来。
我看到台上的沈聿,第一次在专业领域露出了片刻的迟疑。
他扶了一下眼镜,似乎在快速组织语言。
就在这时,那个提问的女生旁边,另一个女孩站了起来。
她接过话筒,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目光却直直地投向讲台上的沈聿。
“这位同学的问题很好,我可以代为补充一下吗?”
她没有等任何人回答,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关于同福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