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青花瓷》
林砚音站在侧台,指尖捻着虚拟的折扇——系统为配合《青花瓷》加载的道具,扇骨冰凉,扇面是她凭着记忆勾勒的缠枝莲纹样。
“听说了吗?
那个唱‘心跳’歌的林砚音要唱新曲子了。”
候场的选手窃窃私语,有人好奇,也有人带着不以为然,“电子乐才是主流,搞那些老掉牙的调调,走不远的。”
林砚音没回头,只是跟着耳机里的伴奏轻轻打拍子。
《青花瓷》的前奏在这个星球显得格外纤细,像根游丝,要在钢筋水泥的缝隙里钻出去。
轮到她上场时,台下的灯光突然暗了大半,只剩一束追光落在她身上。
她穿着系统兑换的改良旗袍,月白色的绸缎上绣着淡青色的青花,行走间衣袂飘动,像从旧画卷里走出来的影子。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开口的瞬间,她刻意收了声线里的锐劲,让音色柔得像江南的水。
台下原本晃动的荧光棒顿了顿,有人下意识放下了手里的神经接驳器——这种旋律太陌生了,没有强烈的节奏,却像羽毛似的搔着心尖。
系统面板上,“共鸣人数”的数字缓慢跳动:12…25…38…唱到“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时,林砚音展开折扇,手腕轻转,扇面在灯光下映出流动的青花。
那是她从前在国风演唱会上学的身段,老师说,这叫“韵”,是藏在骨头里的东西。
评委席上,苏芮的指尖停在评分器上,目光落在林砚音的扇发上。
她身后的屏幕正快速刷新着数据:全网关于“地球韵律”的搜索量,在三分钟内涨了十倍。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副歌响起时,台下突然亮起一片微弱的蓝光——那是观众自发打开的手机灯,像被风吹动的星子,在黑暗里轻轻摇曳。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举着手机录像,镜头里的林砚音衣袂翩跹,他忽然对身边的人说:“我爷爷的旧相册里,有张地球的照片,跟她唱的感觉好像……软软的,润润的。”
数字跳到99时卡住了。
林砚音唱到最后一句“前朝的飘逸”,折扇缓缓合拢,尾音拖得极轻,像水墨画里未干的留白。
全场寂静了两秒,然后,最前排一个白发老人慢慢鼓起掌来。
他颤巍巍地举着手里的古董怀表,表盖内侧贴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地球的青花瓷瓶。
“100。”
系统提示音终于响起,“韵”的传递任务完成。
任务进度:60%。
林砚音鞠躬时,看到台下的蓝光连成了片。
有人举着写着“青花”的牌子,有人在笔记本上画着她刚才的扇面,还有人对着手机反复回放她的动作。
走下台时,苏芮的助理拦住她,递来一杯温水:“苏总监说,你让卡戎星知道了,音乐不止有节奏,还有呼吸。”
林砚音接过水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
远处的广场上,几个年轻人正围着手机学唱《青花瓷》,有人跑调跑到天边,却笑得比谁都开心。
系统面板上,决赛的曲目己经浮现:推荐曲目《我和我的祖国》。
任务要求:让卡戎星听见地球的“魂”。
她抬头望向夜空,卡戎星的月亮正从云层里钻出来,清辉落在地上,像极了地球的月光。
林砚音握紧水杯,掌心的温度烫得人心里发暖——原来有些东西,真的能穿过星辰大海,在陌生的土壤里,开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