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府中己经丝竹管弦之乐不绝于耳。
今日是公主的二十岁生辰,京中显赫的达官贵人,皆携礼拜贺,只为在备受圣宠的公主面前露个脸,讨个好。
宴会厅内,鎏金香炉里轻烟袅袅,巨大的夜明珠将殿堂映得宛如白昼,几名舞姬正翻飞着水袖翩翩起舞。
公主高坐于上首,一袭瑰丽的织锦装将她衬托得似一朵艳丽的牡丹。
浓烈的玫红色刚好衬出那透白莹亮的玉肤。
她嘴角噙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眼波流转间,尽是娇纵与睥睨。
在众位官员献上贺礼之前,司礼监总管太监于公公率先缓步上前,躬身行礼道:“老奴于海,恭贺公主殿下生辰之喜!
皇上今日公务繁忙,未能亲临,特命老奴前来,代圣上给公主殿下贺寿,并赐下夜明珠一对、血珊瑚一株,以及金丝楠木嵌宝匣一件,望公主殿下笑纳。”
他的话语一出,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众人皆知,于公公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他代表皇帝亲临贺寿,足以见得皇帝对月华公主的宠爱。
公主的笑意更深了几分,眼底闪过一丝得意。
“有劳于公公,替本宫谢过皇上恩典。”
她轻抬玉手,示意宫人上前接过贺礼。
随后,户部尚书上前,颤巍巍地捧上一尊金玉寿桃,那寿桃是羊脂玉,叶片是黄金锻造,栩栩如生。
他俯着身子,脸上堆满了笑,半分不见平时威严的样子:“愿公主殿下如这金玉一般,尊贵无极,福泽深厚!”
“尚书大人有心了。”
公主轻轻抬手,一旁的女官立刻上前接过寿桃。
紧接着,兵部侍郎携夫人上前,献上一对通体碧绿的翡翠如意,碧光流转,剔透无瑕。
侍郎夫人更是轻声细语:“臣妇与夫君仰慕公主殿下才德,愿殿下万事如意,青春永驻!”
那妇人时不时抬眼偷瞧上首之人的脸色,生怕有丝毫怠慢。
“免礼。”
公主抚了抚娇嫩的面庞,开心应了一声,目光扫过那对翡翠如意,似有满意,又似不甚在意。
一轮拜贺下来,各色珍奇的贺礼堆满了案几:有来自西域的夜光杯,有南海深处的七彩珊瑚,有北疆进贡的雪狐皮,也有江南织造的寸锦寸金的云霞缎……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此时,光禄寺少卿傅云收起折扇,缓步上前,他手中捧着一个素雅的白瓷匣子,只在边缘处勾勒着几笔流畅的藤蔓纹。
他将匣子轻轻放到贺礼桌上,垂眸行礼,缓声开口:“臣恭贺公主殿下……玉骨冰肌,灼灼其华。
愿殿下容颜永驻,姿态如仙。”
公主闻言,那双流转的眼波终于定格在他身上,嘴角笑意加深,傅云也回以一瞥,双手作揖,挡住了大半面容,这隐秘的互动,被淹没在席间觥筹交错的热闹之下。
酒过三巡,夜色渐深。
公主似乎酒力不支,轻轻揉了揉太阳穴,借口回寝宫歇息:“本宫有些乏了,你们继续尽兴。”
她临走时状似无意瞥了一眼光禄寺少卿的方向。
傅大人微微颔首,手中折扇轻合。
公主离去后,席间的氛围稍显轻松,官员们相互串桌恭维敬酒,贵妇们聚在一起闲谈攀比。
须臾,总管太监于公公放下酒杯,目光扫过一众忙碌的宫女太监。
“柳翠,小孙子,”他的声音不高不低,“公主殿下今夜饮了不少酒,你们二人前去仔细照看着,替公主备好醒酒汤和洗漱用的温水,再仔细检查寝宫里可有任何不妥之处。
小孙子,你机灵,今夜便在寝宫外守着,若有任何动静,立刻通报。”
“奴婢遵命。”
“奴才领命。
“于公公的命令下,柳翠端着醒酒汤,小孙子提着温水壶,两人小心翼翼地走向公主的寝殿。
夜色渐深,公主府的后院静悄悄的,只有远处隐约的丝竹声和酒宴的欢笑声。
当他们靠近寝殿时,一股异样的腥甜味扑鼻而来,二人对视一眼。
“谁?”
柳翠突然惊呼道,醒酒汤险些洒了出来。
一旁的小孙子被她吓得一激灵:“怎么了?”
“我,我刚刚好像看见一个人影儿窜了过去。”
柳翠战战兢兢地说。
小孙子吞了口唾沫,踮着脚向远处打望了一下,啥也没瞧见,“你别疑神疑鬼的,兴许是只猫儿。”
说罢,二人继续朝寝殿走。
他们走到窗前,发现原本洁白的窗纸上,竟淌着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血迹,蜿蜒而下。
“血……”柳翠吓得手一抖,险些打翻了手中的醒酒汤。
小孙子的脸色也瞬间煞白,他颤抖着想要去碰一碰那窗户纸,却又在半空中停住。
恐惧像潮水般袭来,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壮起胆子,猛地推开了寝殿的大门。
门开的瞬间,一股浓郁的血腥味混合着某种甜腻的异香扑面而来,呛得人几乎窒息。
殿内蒸腾着一层浓浓的红色雾气。
“嗒、嗒、嗒”,二人顺着嘀嗒声往上看,发现不止是窗棂,连房梁上都有粘稠液体滴落,在地上聚集成一摊乌黑发亮的血泊。
柳翠和小孙子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呆立原地,魂飞魄散。
他们的目光缓缓前移,最终定格在倒在榻前的那道身影——正是月华公主!
公主依然穿着那身玫红色织锦宫装,头上的金钗珠翠也完好无损地戴着,可她引以为傲的容颜和身姿,却己尽数毁去!
她的皮肤像是被生生剥离,露出里面的血肉,血水浸透了衣衫,淌了一地。
“啊——!”
前殿,正在推杯换盏、谈笑风生的宾客们被凄厉的尖叫声吓得不轻。
很快,他们和宫人循声而来,当看到寝殿内那骇人的景象时,尖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
“天哪!
这是什么怪物?!”
“公主……公主殿下!”
恐慌在人群中迅速蔓延,有人跌跌撞撞地后退,有人吓得瘫软在地,甚至有人呕吐不止。
人群中,一个平日里胆小怕事的官员哆嗦着嘴唇,指着窗外高悬的血色弯月,声音颤抖得不成调:“这……这是不是……血月杀人啊……”他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众人心头炸响。
一时间,“血月杀人”的传言在京城中弄得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