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韩信不除,必成大祸
刘邦平复了一下心情,走下席位,缓缓走到那被摔在地上的橘子旁,慢慢地用脚将其踩烂,汁水西溅。
随后,一言不发地走了出去。
张良、陈平、曹参等人望着刘邦离去的背影,心中各有所思。
张良微微叹了口气,说道:“主公此番下定决心,项羽怕是在劫难逃了。”
陈平点了点头:“只盼早日结束这战乱,天下得以太平。”
曹参则握紧拳头:“定要助主公成就千秋霸业!”
刘邦独自一人走到一个没人的角落,方才那凌厉的气势瞬间消散,整个人突然像老了很多。
他仰头望着天空,喃喃自语道:“项羽啊,项羽。
你要和我争到何时啊?”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疲惫与无奈,脸上的皱纹仿佛更深了几分。
良久,刘邦长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罢了,罢了,不想了,回寝室睡一觉。”
说完,他拖着沉重的步伐,缓缓朝着寝室走去,背影显得有些落寞。
刘邦回到寝室,只见吕雉正坐在桌前吃着橘子。
吕雉看到刘邦进来,随口说道:“老刘,你回来了。”
刘邦皱了皱眉,没好气地说道:“这时候还有心思吃橘子。”
吕雉不以为意,边吃边说:“怎么?
这橘子还不许人吃了?”
刘邦哼了一声,坐到床边,闷声不吭。
吕雉斜睨了刘邦一眼,调侃道:“瞧你这垂头丧气的样儿,这天下不都快到手了,还这般愁眉苦脸。”
刘邦白了她一眼,没搭腔。
吕雉见状,收起了玩笑的神情,拿出一个密函,表情严肃地说道:“老刘,这有个要紧的事儿。”
刘邦抬眼看向她,吕雉接着说道:“这里面是韩信最近的动向,他趁着项羽败逃,吞并了半个东海郡。”
刘邦一听,“噌”地一下站了起来,怒声道:“这个韩信,居然敢在这时候搞小动作!”
吕雉继续挑起刘邦的火,说道:“老刘,你可不能再犹豫了,得趁早解决韩信这个隐患。”
刘邦皱着眉头反问她:“你知不知道项羽还活着?”
吕雉回道:“知道,反正和项羽打交道,你什么时候赢过?
现在最大的威胁明明是韩信。
他拥兵自重,野心勃勃,若不加以遏制,日后必成大患。”
刘邦沉默不语,在屋内来回踱步,心中思绪万千。
这时,张良匆匆而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刘邦见状忙问:“韩信写的?”
张良点点头,将信递给刘邦。
刘邦展开信,快速浏览一遍,脸色愈发阴沉,怒道:“这韩信,信里说自己将东海郡纳入他齐国,还说什么局势不稳,先斩后奏!
简首无法无天!”
吕雉在一旁说道:“老刘,不能再纵容他了!”
张良则沉思片刻说道:“主公,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刘邦定了定心神,看向张良说道:“子房,你接着说。”
张良拱手道:“主公,韩信虽然此举不敬,但未必有造反的心思。
如今当务之急,还是项羽。
若此时与韩信起了冲突,只怕会让项羽有机可乘。”
吕雉却立刻反驳道:“张良,你莫要替韩信说话。
他这分明就是不把主公放在眼里,若不加以惩治,日后必成大祸。”
张良不卑不亢地回应:“夫人,我并非替韩信说话,只是权衡利弊。
如今项羽未除,若内部先乱,于我们极为不利。”
吕雉冷哼一声:“你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
刘邦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刘邦思索片刻后,说道:“子房所言,更为稳妥。
那依你之见,具体该如何做?”
张良说道:“主公,可先安抚韩信,承认东海郡的归属。
接着督促他准备南下,一同对付项羽。
待项羽之事解决,再从长计议韩信之事。”
刘邦微微点头:“嗯,也只能如此了。”
吕雉却一脸不满:“就这么放过韩信?
这不是养虎为患吗?”
刘邦瞪了吕雉一眼:“莫要再说,子房之计,暂且可行。”
吕雉见刘邦心意己决,气呼呼地回去坐在一边,继续吃着橘子,嘴里还嘟囔着:“哼,就等着瞧吧,迟早要出事。”
不久后,韩信得到刘邦的指示。
他派灌婴带五万先头部队奔赴长江,自己却停在东海郡的淮阴没有前进的打算。
刘邦得知这一消息,又是一阵恼怒:“这个韩信,究竟在搞什么鬼!”
张良在一旁宽慰道:“主公莫急,或许韩信还有其他考量。”
刘邦皱眉道:“能有什么考量?
难道他还想坐山观虎斗不成?”
此时,陈平进言道:“主公,不如派使者前去催促,探探韩信的口风。”
刘邦沉思片刻,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楚地。
故鄣郡。
秣陵城。
项羽手持着一把佩剑发呆,这正是虞姬自刎所用之剑。
手下人匆匆赶来,小心翼翼地汇报着故都彭城失陷后的情况。
项羽眼神空洞,仿佛没有听见,只是喃喃自语道:“虞姬,虞姬……”手下人见状,不敢多言,静静站在一旁。
过了许久,项羽回过神来,怒喝道:“说!”
手下人吓得一哆嗦,赶忙说道:“大王,彭城己被刘邦所占,如今我军士气低落,粮草也……”项羽猛地站起身来,将佩剑狠狠插入地面:“刘邦!
我定要与你决一死战!”
郑小飞坐在外边的门槛上,望着天空,他改变了项羽自刎的历史,正思考着怎么走上人生巅峰。
屋子里,项羽愤怒过后,情绪又低落下去,依旧望着那把剑发呆,嘴里喃喃道:“虞姬,吾之过错,竟让你……”郑小飞听到屋内项羽的喃喃自语,无奈地摇了摇头,起身走进屋子,说道:“项王,事己至此,悲伤无用,当思重振旗鼓之法。”
项羽抬起头,看了一眼郑小飞,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重振旗鼓?
谈何容易。”
郑小飞目光坚定地说:“项王,只要您还有决心,就有希望。
如今局势尚未完全绝望,仍有可为之处。”
项羽平复心情,询问手下:“都城陷落后,令尹灵常的去向?”
手下人低头回答:“大王,垓下之战前,灵常就投降刘邦了。”
项羽冷哼一声,又问:“那右尹吕青呢?
还有他儿子司徒吕臣。”
手下人声音更低了:“回大王,他们也投降了。”
项羽怒拍桌子,吼道:“这群不忠不义之徒!”
项羽缓了一会儿,又问:“那司马周殷呢?”
手下人颤颤巍巍地回答:“也投降了,还帮刘邦屠杀了六县的军民。”
项羽听闻,愤怒至极,双眼通红,额头青筋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