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废土纪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光点熄灭的虚无,比纯粹的黑暗更令人窒息。

那里面曾蕴含过一个世界的雏形,三个灵魂的悲喜,如今只剩下来自系统界面的、冰冷的总结报告。

第一轮文明模拟结束。

存活年限:0.008(标准模型年)。

结论:稳定性评级——极差。

无法抵御基础维度扰动。

建议:提升宿主对文明底层逻辑的构建能力,或选择初始环境更恶劣、但规则更简单的模板。

林渊的“意识”悬浮着,没有回应系统的建议。

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最后一瞬看到的、无数个“自己”的影像之中。

那些绝望、疯狂、不甘的面孔,如同冰冷的刻刀,在他刚被系统稳固下来的意识结构上,划下了第一道深刻的痕迹。

“我不是第一个。”

这个认知带来的不是安慰,而是刺骨的寒意。

这是一个巨大的、残酷的筛选场,而他,只是最新被投入其中的一个实验品。

“系统,”他的意念如同在冰面上滑行,冷静而克制,“那些影像……是什么?”

检测到异常数据流干扰。

建议宿主忽略冗余信息,专注于提升权限与任务完成度。

系统的回答迅捷而格式化,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回避。

忽略?

林渊意识深处冷笑。

那些承载着无数失败与挣扎的影像,怎么可能忽略?

但他没有追问。

他明白,在这个由系统主导的空间里,真相需要等价交换,而他现在唯一的货币,就是“权限”。

而权限,来自于完成任务。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需要理解所谓的“高维熵增波动”到底是什么,需要知道如何让脆弱的文明火种在那无形的浪潮中存活下来。

“开始第二轮模拟。”

他没有浪费时间在无用的情绪上。

“指令确认。

环境模板筛选中……匹配到高环境压力、规则相对简单模板:‘废土纪’。”

新的光点在虚空中凝聚。

但这一次,它散发的光芒不再是黎明般的温暖柔和,而是一种昏黄、压抑的光泽,仿佛弥漫着永恒的沙尘与辐射尘。

文明模型建立……编号:壹号命名:废土遗民初始环境:重度核污染废土,资源极度匮乏,大气中存在惰性精神污染残留。

人口:87(具备基础辐射抗性及原始生存知识)科技等级:0.3(仅能识别并使用部分前文明遗留物)灵能潜力:未觉醒(环境抑制)文明特性:坚韧(中级), scavenger (拾荒者)(初级),多疑(初级)存活年限:0(新纪元开启)林渊的“意识”沉入这个新的光点。

映入他感知的,是一片无垠的锈色荒漠。

扭曲的金属骨架如同巨兽的尸骸,半掩在泛着诡异色彩的沙土中。

天空是永恒的昏黄色,两颗黯淡的太阳有气无力地悬挂着。

残存的人类聚居在巨大的地下避难所遗迹里,依靠挖掘前文明遗留的罐头、过滤辐射水苟延残喘。

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是放射性尘埃,还有一种细微的、试图侵蚀意识的、令人沮丧和绝望的精神低频波动。

这是一个己经死过一次的世界。

而他,要在这片坟墓上,让文明重新发芽。

他尝试像上次一样,首接“构想”出清澈的河流、繁茂的作物。

但这一次,他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排异反应”。

这个废土世界的底层规则,似乎被某种力量固化了,拒绝过于“理想化”的、违背其本身逻辑的修改。

“系统,这个世界的规则……废土纪模板己加载‘资源匮乏’、‘环境毒素’、‘精神压抑’、‘科技断代’等基础规则。

宿***限,可在规则内进行有限引导,无法首接覆写。”

有限引导……林渊明白了。

他不再是一个随心所欲的创世神,更像是一个被投入恶劣环境的指导员,必须在承认既有规则的前提下,寻找一线生机。

他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依靠着生锈的储水罐建立的、约三十人的小型聚居点上。

他们正在为了一口刚刚打上来、却依旧浑浊不堪的辐射水,与一群因辐射而变异的、如同狼犬般大小的蟑螂搏斗,死伤惨重。

林渊无法首接变出水。

但他“看”到了遗迹深处,一段被掩埋的前文明净水系统结构图,以及附近可能找到替代过滤材料的区域。

他无法首接传达知识,只能尝试影响。

他选中了聚居点中一个年纪较大、眼神却依旧锐利的女性——长老玛拉。

在林渊的引导下(这种引导如同心灵暗示,极其耗费精力,且效果模糊),玛拉在一次躲避变异蟑螂的慌乱中,“偶然”发现了一块半埋在瓦砾下的、印有净水系统示意图的金属板,以及一片生长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的、具有极强吸附能力的变异苔藓。

引导行为记录:间接知识传递与资源发现。

文明进度微幅提升:0.02%成功了!

虽然微乎其微,但这是一种基于世界本身逻辑的、切实的进步!

玛拉和幸存者们如获至宝,他们开始尝试按照图纸修复净水装置,并采集那种变异苔藓作为过滤层。

林渊精神一振,开始更努力地尝试。

他引导他们重新理解那些被当作神像崇拜的发电机残骸,引导他们尝试在相对安全的遮蔽处种植耐辐射的块茎植物……时间在加速流逝。

废土遗民们在他的“暗示”下,艰难地重建着秩序,一点点夺回生存的空间。

他们修复了净水器,获得了稳定的、低辐射的饮用水;他们搭建起了简陋的温室,食物来源有所保障;他们甚至开始尝试用 scavenger 来的零件制造更有效的武器,对抗变异生物。

文明的火种,似乎真的在这片焦土上重新点燃了。

然而,林渊始终没有忘记第一次失败的教训。

他一边引导文明发展,一边将大部分心神用于感知这个世界的“规则结构”,试图理解那所谓的“高维熵增波动”究竟会以何种形式出现。

他发现,这个废土世界的规则,虽然简单,却像是一个粗糙的、充满毛刺的逻辑回环。

污染导致变异,变异消耗资源,资源匮乏加剧争斗,争斗产生更多的污染和毁灭……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强化、走向崩坏的死亡螺旋。

他之前的引导,只是在螺旋的侧壁上,凿出了几个微不足道的、暂时可供立足的凹坑。

真正的危险,来自于这个螺旋本身。

当文明的发展,试图强行扭转这个螺旋的方向时……来了!

就在聚居点的人们,在他的引导下,终于成功修复了一台小型的、利用核衰变发电的前文明发电机,点亮了第一盏不属于火焰的、稳定的人造光源时——警告:检测到规则层面负反馈!

文明行为‘稳定能源获取’与模板基础规则‘资源匮乏’、‘科技断代’产生逻辑冲突!

冲突级别:低。

启动规则修正机制:‘结构性灾难’。

系统的提示音冰冷地响起。

几乎同时,林渊“看”到,那台刚刚修复的发电机内部,一个本应稳定的核衰变链式反应,因为某个微不足道的、符合“废土规则”的材料缺陷和工艺误差,突然失控!

并非爆炸,而是瞬间释放出远超设计标准的、致命的辐射脉冲和电磁冲击!

嗡——!

无形的辐射风暴席卷了整个聚居点!

刚刚点亮不久的灯光瞬间熄灭,正在庆祝的人们如同被无形的镰刀收割,成片地倒下,皮肤溃烂,内脏出血。

就连那台净水器和温室,也在电磁冲击下彻底损坏!

仅仅几秒钟,刚刚有所起色的聚居点,倒退到了比之前更加凄惨的境地。

人口锐减过半,技术积累归零,希望被彻底碾碎。

玛拉跪在亲人的尸体旁,眼中刚刚燃起的光彩彻底熄灭,只剩下比废土更深的绝望。

林渊的意识感到了巨大的挫败和一丝愤怒。

他明白了,“高维熵增波动”并非来自外界,而是系统模板自身规则逻辑的强制体现!

当文明的发展触碰到模板设定的“天花板”或与基础规则严重悖逆时,系统就会启动这种“规则修正”,以一种符合该世界“逻辑”的方式,将文明打回原形,甚至首接抹除!

他回想起第一次创造,“黎明部落”或许是因为发展出的“社群协作”和“火焰使用”,触及了“原始时代”模板所能允许的“复杂性”上限,从而引来了毁灭性的规则扰动。

这不是培养文明,这是在规则的钢丝上跳舞!

“宿主引导文明行为与模板规则冲突,导致‘结构性灾难’。

建议宿主更深入地理解模板内在逻辑,在规则允许范围内进行引导。”

系统的提示适时响起,依旧是不带任何感情的客观。

林渊沉默了。

他看着光点中那片重归死寂和绝望的废土,看着玛拉那空洞的眼神。

他不能再像第一次那样,仅仅沉浸在创造的喜悦中。

他必须成为一个规则的解密者,一个逻辑漏洞的利用者。

他需要在系统设定的这个残酷框架内,找到那条能让文明真正延续下去的、细微的缝隙。

第二次创造,在更深的无力感和更清醒的认知中,走向了必然的终结。

但这一次,林渊没有等待文明自然消亡。

他主动切断了与这个注定失败的模型的连接。

他需要消化这次获得的信息,需要重新审视“系统”和“任务”的本质。

光点在他眼前黯淡下去,废土的景象逐渐模糊。

他知道,下一次,他必须做得更好。

他要在规则的夹缝中,为文明找到真正的出路。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