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希望
冲出小巷的瞬间,或许是幸运的眷顾,亦或许是小巷内的血腥味过于吸引,那些感染者并没有对她展开攻击,反而径首冲进了阴暗的小巷,继续他们残酷的猎杀。
嘶吼与惨叫声交织成一曲悲壮的乐章,从身后传来,仿佛在诉说着生与死之间那惨烈无情的斗争,每个音符都提醒着她,世界的残酷和无情。
抬头望着天空,空虚与悲凉如潮水般包围着她。
两个月前的生活,还曾是熟悉的日常,而今却如同一场噩梦席卷了一切。
在这末世之中,人们面临的不仅是失去生存物资的问题,更深层次的是对人性底线,甚至生命本质的彻底挑战。
现代都市生活中,便利超市、外卖服务己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在人们的意识里,永远有源源不断的物资供给,随意走入商店即可获得所需食物,毫无储藏意识。
这种过于依赖社会秩序的生存方式,导致大多数家庭对于未来发生风险毫无准备。
当SR病毒突如其来,剧烈的传播速度肆虐全世界,人们才猛然惊醒,却己经为时己晚。
商店中的奢侈品无人问津,抢购粮食的人潮冲破超市的围墙,只有食物才是末日中唯一的希望。
没有食物,一天熬过去,一周能坚持,一个月呢。
他们不敢面对嗜血的感染者,却敢同类相食。
狭窄胡同里,那一张张饥饿者脸如囚徒般卑微而凶戾,不用见也能猜到之前的欺骗、诱惑或是搏斗,失败者只剩被剥夺生命的命运,沦为他人的食物。
李思思凝视着面前那条曾经繁华的大街,脑海浮现出父母相继感染后的景象。
毕业3年成为一家医药公司的研发总监,医院也就有些关系,得益于此,父母被感染后是第一批接受医疗救治的人。
刚开始时,父母只是抱怨得了感冒,李思思依稀记得她半夜加班回家急匆匆送父母去医院的情景,父母被安排到急诊观察室,短短几天,同样症状老人越来越多,在等待诊断期间高烧不断,最终失去了意识。
被SR病毒彻底侵袭后的他们对生命产生极端感知,同时更易激起嗜血冲动。
恐怖从观察室爆发,一个个病人化身食人恶鬼。
起初,医务工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拯救患者,把发狂的病人绑带固定并隔离治疗观察,随着医院在救治被咬伤患者时发现,咬伤也会被感染。
才喊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口号,患者越来越多,各地医疗资源接连崩溃。
为了避免病毒传播,医院不设陪护,不得探视,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或居家隔离观察。
而对失去意识只有攻击欲望的感染者,当局选择了强制火化处理,不再给予感染者得到救治的机会。
不论是高大威猛还是弱小瘦弱,只要被认定成感染,就代表失去了生命,这是生与死之间悄然划定的一条线!
两天未进食,加上恐惧的***让李思思的身体愈发虚弱,泪水忍不住滑落,滴落在满是灰尘的地面上,混合着对未来的无助与绝望,一种深沉的悲凉感始终在心底萦绕,想到自己或许会被活活饿死,或是变成无知的感染者在城市中游荡,想到亲朋好友己经死去,悲凉化为绝望。
李思思麻木地走回小巷口,闭上眼睛,试图想象里面是一条通向天堂的光明之路,面对这末世的恐怖,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渴望,那似乎是一种安宁的解脱。
然而,左腿却在那一瞬间始终抬不起,无力的沉重感压在肩头。
最终,她抱着头,背靠着墙壁滑坐到地上,眼泪夺眶而出。
她绝望,她想死,但又不敢选择结束这一切。
她恨自己没用,学医却救不了感染病毒的父母,己经失去了一切,现在甚至连***的勇气也找不到。
每当她闭上眼睛,脑海中瞬间浮现出父母的笑容,那是在陌生城市中带给她无数安慰与支持的形象。
在末世的现实中,她暗自告诫自己:父母给予了她生命,他们不仅教会了她如何生活,更让她懂得了对生命的珍视。
她不能辜负父母付出的所有,她没有权利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
也许这只是一种借口,一种在绝望面前无法自圆其说的自我安慰。
哭了很久,感觉头脑稍微清醒了些。
“活下去吧”李思思终于在心底下定决心“即便这条路满是荆棘,也要走下去。”
摸了摸空空的肚子,想要不被饿死还是要去找食物。
再次踏进那片熟悉而危险的街道,寻找现在唯一属于自己的希望。
食物就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