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绣春刀架颈,系统急支招
两名锦衣卫力士粗暴地反剪他的双臂,剧痛让他瞬间清醒。
“大人,这是误会!”
陈启明强压恐慌,大脑飞速运转,“此书乃是先父遗物,晚辈从未翻阅,更不知何为禁书!”
为首的锦衣卫小旗官冷笑,一把夺过《海疆勘舆图》,精准地翻到那页铅笔标注处。
“从未翻阅?
那这海外妖文作何解释?!”
小旗官指尖重重点在那行铅笔字上,眼神锐利如鹰,“‘北纬’、‘东经’…此等邪异计量,非我中土所有!
还有这‘倭寇秘营’!
说!
你与倭寇有何勾结?!”
陈启明心头巨震,对方竟能敏锐注意到铅笔字并质疑其内容!
这绝非普通查禁书的流程!
紧急任务发布:洗脱‘通倭’罪名,存活下来。
奖励:文明点数+5。
失败惩罚:即刻处决。
系统提示音冰冷急促。
“大人明鉴!”
陈启明急中生智,根据原主记忆和现代知识辩解,“此书本是寻常地理图志,晚辈家道中落,才用它垫了桌脚!
至于这些字迹…晚辈也不知是何人何时所留!
或许是之前租住此处的落魄书生胡乱涂鸦?”
他死死咬定不知情,并将注意力引向书本的流转过程。
小旗官眼神闪烁,显然不全信,但对那“铅笔”字迹也充满疑惑,似乎从未见过此种书写工具。
“胡乱涂鸦能知未来之事?
嘉靖三十七年?
哼!”
小旗官冷哼,但语气稍缓,显然那超前的信息也让他难以理解。
陈启明立刻抓住这点:“未来?
大人,这定是有人故弄玄虚!
或是…或是谶纬妖言?
晚辈一心只读圣贤书,经营这小店勉强度日,岂敢与倭寇有染?
若大人不信,可搜查全书坊,绝无半点与倭寇往来之物!”
他赌对方更关注“通倭”实据,而非一时难以理解的“妖文”。
小旗官使了个眼色,手下立刻如狼似虎地翻查起来。
书坊本就破败,片刻便被翻得底朝天。
除了一些寻常书籍、印刷工具和那点刚赚来的碎银,一无所获。
小旗官眉头紧锁,似乎未找到预期中的东西。
陈启明暗松半口气,小心翼翼试探:“大人,不知这本寻常图志,因何成了禁书?”
小旗官瞥了他一眼,或许因搜查无果,或许觉得他无甚威胁,冷声道:“朝廷严令,私藏、绘制海图者,以通倭论处!
近来沿海不靖,你这图虽粗陋,却也有犯禁之处!
尤其是这莫名标注!”
果然与海禁政策有关!
陈启明立刻表现出一副恍然大悟、惶恐不己的样子:“晚辈愚钝!
竟不知此律!
多谢大人点拨!
此书既是祸根,请大人即刻收缴销毁!
晚辈绝无异议!”
他态度恭顺,主动上交“罪证”,竭力撇清关系。
小旗官盯着他看了片刻,似乎在判断他是否伪装。
最终,他收起海图,挥了挥手。
架在脖子上的绣春刀终于撤开。
“哼,量你也没那胆子!
但此事尚未完结,近期不得离开江宁縣,随时听候传唤!
若发现你有半句虚言…”小旗官语气森然。
“不敢!
绝不敢!”
陈启明连忙躬身作揖,背后又是一层冷汗。
锦衣卫们带着那本要命的海图,扬长而去。
破旧的书坊内,只剩下一片狼藉和心惊肉跳的陈启明。
成功化解锦衣卫危机,获得文明点数+5。
警告:宿主己引起锦衣卫注意,身份存在暴露风险。
请谨慎行事。
陈启明瘫坐在地,大口喘气。
这大明,果然危机西伏!
一本垫桌脚的书,差点让他开局送命!
那铅笔标注到底是什么人留下的?
锦衣卫的反应,似乎不仅仅是为了查禁书…他感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悄然收紧。
必须更快地获得力量!
他看向系统空间里那十两银子和《简易玻璃制作工艺》。
玻璃,在明朝绝对是暴利行业!
但眼下,书坊被盯上,不宜有大动作。
他需要一个新的、不那么起眼的起点。
目光落在那些新制成的泥活字上。
对!
先靠这个积累资本,站稳脚跟。
同时,必须尽快提升自保能力!
他毫不犹豫地将那十两银子投入扩大活字生产和改进排版效率上。
几天后,“墨香书坊”推出了一种排版更快、价格更低的印刷服务,尤其是印制话本和启蒙读物,效率远超同行。
虽然粗糙,但对市面上昂贵的木刻印刷形成了降维打击。
生意很快有了起色,微薄的利润滚滚而来。
陈启明谨慎地没有扩张,只是默默积攒银钱,并利用空闲时间研读那本《简易玻璃制作工艺》,在脑中反复模拟实验步骤。
文明点数缓慢增加,但他深知这远远不够。
这日傍晚,他正在后院尝试用陶土搭建小型炉窑,坊间唯一的老帮工(原主父亲留下的老仆)慌慌张张跑进来。
“东家!
不好了!
惠民堂的刘掌柜带人堵在门口,说咱们坏了行规,要讨个说法!”
陈启明眉头一皱。
惠民堂是江宁縣最大的书坊,背后有本地乡绅支持。
麻烦来了。
他整理了一下衣衫,镇定地走向前堂。
该来的总会来。
正好,试试这大明的商海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