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的味道与“清北密卷”计划
饭在锅里热着,自己盛。”
母亲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手里还拿着锅铲,脸上是惯常的、带着点唠叨的慈爱。
父亲则坐在老旧的木质沙发上,看着电视里的新闻联播重播,闻声只是转过头,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一切都和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简单,甚至有些简陋的家,却充满了让陈望鼻腔发酸的温暖气息。
这就是他失去后又失而复得的珍宝。
“哎,好。”
陈望应了一声,声音有些发哽,他连忙低头换鞋,掩饰住情绪的巨***动。
走到厨房,掀开锅盖,里面是温着的米饭和一碗西红柿鸡蛋汤,还有一小碟炒青菜。
朴素,却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佳肴。
他小心翼翼地盛饭,端到客厅的小餐桌上。
“今天怎么这么晚?
又去网吧了?”
母亲一边擦着手走过来,一边习惯性地问道,语气里没有太多责备,更多的是关心。
陈望扒拉了一口饭,含糊地应道:“嗯,和同学玩了会儿游戏。”
他不能多说,重生的事太过惊世骇俗。
“少玩点游戏,高三了,收收心。”
父亲的声音从沙发那边传来,不高,却带着一家之主的威严。
“知道了,爸。”
陈望乖巧地回答。
若是前世,他可能会不耐烦地顶嘴,但现在,他只觉得这唠叨无比珍贵。
他一边吃饭,一边偷偷观察着父亲。
此时的父亲,虽然因为常年劳作显得有些清瘦,但脸色红润,精神头很足,完全看不出几年后会被病魔折磨得形销骨立。
尿毒症……陈望的心揪了一下。
必须尽快让父亲去做全面体检,尤其是肾功能方面的检查,建立健康档案,防患于未然。
但首接说肯定不行。
父亲节俭了一辈子,觉得没病没痛去医院就是浪费钱。
得想个合理的借口。
“爸,妈,”陈望咽下嘴里的饭,装作不经意地提起,“我们学校好像最近搞什么教职工福利,可以带家属做免费的全身体检,名额有限。”
母亲果然感兴趣:“免费体检?
这么好?
都检查啥?”
“就常规的那些吧,抽血、验尿、B超什么的。”
陈望尽量说得轻描淡写,“听说还挺全面的,好多老师都报名了。”
父亲却皱了皱眉:“免费?
哪有那么好的事。
肯定是学校跟医院有合作,变相让我们去消费。
不去不去,我身体好得很,花那冤枉钱干嘛。”
果然如此。
陈望心里早有预料,他立刻换上一副“你们不懂”的表情:“爸,这你就不懂了。
现在都讲究健康管理,预防大于治疗。
而且这是学校福利,不去白不去!
好多老师想带家属去还没名额呢!
咱家不去,不是浪费了吗?”
他故意把“浪费名额”说得严重些,深知父母这一辈最怕浪费。
母亲有些动摇,看向父亲:“他爸,要不……去看看?
反正不要钱。
检查一下也放心。”
父亲依旧固执:“有什么好看的?
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清楚。
再说,请假不要扣工资啊?”
陈望马上接口:“体检就半天功夫,周末也能做!
爸,你就当陪我妈去检查一下呗?
妈最近不是老说头晕吗?”
他巧妙地把重心转移到了母亲身上。
母亲果然顺着说:“是啊,我最近是有点不得劲。
他爸,你就当陪我去一趟。”
父亲看了看妻子,又看了看儿子殷切的眼神,沉默了一会儿,终于松口:“……行吧,周末去看看。
不过说好了,就做免费的项目,额外的收费项目一概不做!”
“成交!”
陈望心里一块大石头暂时落地,只要肯去,他就有办法让医生“建议”做一些必要的深入检查。
到时候,检查出任何小问题,都能顺理成章地纳入长期健康管理。
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解决了心头一件大事,陈望吃饭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吃完饭,他主动抢着洗了碗,在父母略带惊讶的目光中,钻进了自己的小房间。
打开那个漆皮有些剥落的木头书桌,里面是堆放得整整齐齐的课本和试卷。
2004年的高中教材,对他这个经历过高考、大学乃至社会毒打的重生者来说,内容并不难,甚至有些“幼稚”。
他的优势在于信息差——他知道未来高考的重点会如何变化,知道哪些题型会成为拉分关键,知道什么样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最高效。
他抽出数学和理综的课本和笔记,又找出几张空白的草稿纸,开始奋笔疾书。
他不是在复习,而是在“创作”。
他将记忆里未来几年高考卷中频频出现的考点、易错点、创新题型进行归纳总结。
比如,数学的函数与导数综合应用题,物理的电磁场中带电粒子运动的多过程分析,化学的化工流程与实验探究结合题……这些在2004年可能还不是绝对重点,但趋势己经显现。
他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未来信息”编织成一个个知识模块,并配以他认为是“通法”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语言力求简洁、幽默,甚至带点网络用语(符合2004年刚开始兴起的网络语言风格),让枯燥的知识变得容易接受。
“搞定数列求和,记住这句口诀:等差等比是基础,裂项相消真功夫,错位相减要熟练,奇偶讨论不迷糊!”
“电磁感应愣头青?
记住‘增反减同’西字真言,左手定则判断方向,右手定则计算大小,包你通关!”
他越写越兴奋,仿佛己经看到了这本凝聚着他“先知”的“秘籍”在同学间流传,引起轰动的场景。
这不仅仅是赚钱,更是一种“降维打击”般的***。
他计划先弄数学和理综两本薄薄的“精华版”,每本大概十几页的内容。
然后就去“欣欣打印店”,把它打印、装订成册。
封面要设计得高大上又神秘,就用叶栀夏后来给他设计“青莲国际”Logo时那种融合了传统和现代感的风格(虽然现在还不认识她,但审美可以提前借用一下),标题就叫——《清北学长内部密卷·冲刺版》(数学/理综)。
下面再加一行小字:“***发售,启迪思维,突破瓶颈”。
价格嘛……暂定10元一本?
对于急于提高成绩的高三学生来说,一顿饭钱,换来可能提升十分的希望,绝对物超所值。
先印个100本试试水?
陈望仿佛己经听到了钞票滚动的声音。
这比在游戏里辛辛苦苦刷“蛆卵”要首接得多,也更有成就感。
他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看着窗外沉静的夜色,和远处零星灯火,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重生第一天,确定了短期目标(游戏赚点卡钱)、中期目标(教辅资料赚取第一桶金)和长期目标(拯救父亲健康),并且都找到了可行的切入点。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明天,先去学校稳住,然后就去打印店洽谈“业务”!
陈望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一丝疲惫,沉沉睡去。
这一次,他的梦境不再是2025年冰冷的电脑蓝光,而是2004年温暖的万家灯火。
(第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