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右下角的企业微信不停弹出消息,是组长催要“618大促后用户留存方案”的@全体成员,红色数字像根刺,扎得他眼睛发疼。
上周评审会的场景还在眼前——他拿着熬了三个通宵做的“制造业用户精准运营方案”,刚讲完数据模型,总监就打断他:“小林,我们要的是能拉新的爆款活动,不是给几个工厂老板做定制服务,制造业这块盘子小,撑不起KPI。”
林舟盯着文档里“因个人职业规划与公司发展方向不符”的理由,突然觉得有点可笑。
三年前他挤破头进这家互联网大厂时,抱着的是“用产品改变行业”的念头,可现在每天做的,不过是把“9.9元秒杀邀请好友砍一刀”的套路换着花样重复。
鼠标点击“提交”的瞬间,他长舒一口气,起身收拾工位。
桌上的马克杯印着公司logo,杯底还沾着上周没洗干净的咖啡渍,他随手扔进垃圾桶。
路过总监办公室时,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笑声:“还好林舟自己提了离职,不然那个制造业方案还得跟他掰扯,省事儿。”
林舟没停步,径首走进电梯。
出了科技园,他在路边扫了辆共享单车,往南湾城中村的方向骑。
那里藏着他大学时常去的咖啡馆,名字叫“棠下”,老板是个姓陈的姑娘,说话温吞,冲咖啡的手艺却好。
推开玻璃门,风铃叮当作响。
陈慧正趴在吧台后面看账本,抬头见是他,笑着起身:“好久没来了,还是老样子?
美式加冰。”
“再加一份提拉米苏。”
林舟坐下,把手机往吧台上一放,“今天奢侈一把,庆祝失业。”
陈慧端咖啡过来时,瞥见他手机屏保是大学毕业照,照片里他和赵磊勾着肩,身后是“计算机学院2015届毕业留念”的横幅。
“你跟赵磊还有联系吗?
上次他来喝咖啡,还问起你呢。”
林舟心里一动,掏出手机点开大学宿舍群。
群里常年寂静,只有逢年过节才有人发红包。
他犹豫了一下,敲下一行字:“有没有想一起创业的?
做制造业互联网方向,我有个初步方案。”
消息发出去十分钟,没人回应。
林舟自嘲地笑了笑,端起咖啡喝了一大口,冰碴子硌得牙有点疼。
就在他准备收起手机时,群里突然弹出一条消息,是赵磊:“算我一个!
在哪儿聊?
我现在就在南湾,十分钟到‘棠下’。”
林舟愣住了,抬头看向陈慧,陈慧也一脸惊讶:“这么巧?”
不到十分钟,门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赵磊拎着个双肩包冲进来,满头是汗:“老林,你可算想通了!
我在那家销售公司干得快吐了,天天跟客户喝酒,喝到胃出血都没签下单,早就想跟你一起干了!”
他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抢过林舟的咖啡喝了一口,又拿起菜单:“慧姐,再来杯美式,多加糖。
对了老林,你说的制造业方向,具体怎么做?”
林舟把包里的笔记本掏出来,翻开写满公式和图表的那一页:“现在很多中小制造企业,尤其是南湾这边的电子厂、玩具厂,还在用线下跑业务的老办法,线上要么没渠道,要么被骗子忽悠做无效推广。
我们做一个平台,帮他们对接精准采购商,再提供数字化营销工具,这事儿有市场。”
赵磊凑过去看笔记本,手指点在“目标客户画像”那栏:“我叔就是开电子元件厂的,去年还跟我吐槽订单少,我可以先去跟他聊聊,探探口风。”
两人越聊越兴奋,从下午三点聊到傍晚六点,夕阳把咖啡馆的墙面染成暖黄色。
赵磊拍着胸脯保证:“启动资金我能凑20万,我妈去年给我存的买房首付,我跟她好好说说,应该能拿出来。”
林舟心里一热,他自己攒了30万,加上赵磊的20万,50万启动资金刚好够租办公室、招两个人。
“那我们明天就去看办公室,南湾科技园那边有孵化器,租金有补贴,适合初创公司。”
离开咖啡馆时,天己经黑了,城中村的路灯亮起来,路边的小吃摊冒着热气,烧烤味、麻辣烫味混着晚风飘过来。
赵磊拍了拍林舟的肩膀:“老林,这次咱们肯定能成,说不定过两年,咱们也能在科技园买一层楼当办公室。”
林舟笑着点头,心里却没底。
他知道创业不是靠热血就能成的,尤其是制造业这个他只摸过皮毛的领域。
但当他想起白天提交辞职信时的轻松,想起总监那句“制造业盘子小”,突然又有了底气——盘子小,说不定才好深耕。
回到出租屋,他打开电脑,把“智联工厂科技公司”的名字输进工商注册网站的查询栏,显示“未被注册”。
他盯着这五个字看了很久,然后新建了一个文件夹,命名为“智联工厂创业日志”,里面新建了第一个文档:“6月15日,离职,与赵磊确定合作,启动资金50万,目标:让南湾的工厂老板们用上靠谱的互联网工具。”
文档保存的瞬间,窗外传来一阵汽车鸣笛声,紧接着是夜市摊主的吆喝声。
林舟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觉得,南湾的风,好像真的要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