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遭遇变故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老……老爷,庆州那边来报,我们的商船在庆江突然沉没了……”方家的管事张枳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门都来不及敲就急匆匆地喊道。

他的脸色苍白,额头上的汗水不停地往下滴,显然己经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吓坏了。

方齐山听到消息,眉头微皱,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

他挥挥手,示意身边的下人退下,以便与张枳单独交谈。

等其他人离开后,方齐山这才开口问道:“具体是什么情况?”

张枳咽了咽口水,眼神闪烁地说道:“船只出发前都会做安全检查,在下查过存档记录,那天出货去庆江的船全都通过了安全检验才走的。

但……但……”张枳说到这里,明显有些紧张,声音也变得断断续续。

方齐山看着张枳,耐心等待着他继续说下去。

张枳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但这次事故来得太突然,据庆州那边的消息,商船在航行途中遭遇了不明原因的故障,最终导致沉没。

目前,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中。”

“既然通过了安全检查,为什么还会沉船?”

方齐山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他逼近张枳,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对方的每一个细微表情。

张枳被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吓得浑身一颤,头埋得更低了,声音细若蚊蚋:“老爷,“我们正在打捞沉船,但货物基本……基本都被……被冲走了……””说到此处,张枳的声音几乎哽咽,他深知这批货物的价值,更清楚其中所蕴含的风险与责任。

他偷偷用余光瞥向方齐山,只见家主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仿佛暴风雨前的天空,让人不寒而栗。

“此事非同小可,必须妥善处理。”

方齐山沉吟片刻,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即刻下令,封锁所有与此事相关的消息,不得有丝毫泄露。

同时,加派人手,不惜一切代价打捞沉船,务必找到沉没的真相。”

方齐山的眉头紧锁,显然对这个消息感到十分不满。

他深知这次沉船事件对家族的影响巨大,不仅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还可能损害方家在商界和政界的声誉。

张枳连忙点头应允,心中却暗自焦急。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货物损失的问题,更关乎到方家与朝中权贵的关系网。

尤其是那批为万贵妃准备的宝石,一旦有所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他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问道:“老爷,那……那批特意为万贵妃准备的宝石,若是无法找回,我们该如何是好?”

方齐山闻言,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

他深知这批宝石的重要性,一旦丢失,不仅会影响与万贵妃的关系,还可能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进而影响家族在朝堂和商界的地位。

他沉思片刻后说道:“宝石的事情暂时保密,命水鬼队每天轮番下水搜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找到它们,其余的事情我会处理。”

方齐山示意张枳退下,独自坐在书房的椅子上沉思。

他缓缓闭上眼睛,书房内陷入了一片沉寂,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窗外,细雨绵绵不绝,雨声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窗棂,与偶尔穿堂而过的风声交织成一首低沉的乐章。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能抚平方齐山内心的波澜,他的心绪如同被狂风卷起的海面,汹涌澎湃,难以平息。

方齐山深知,这次沉船事件绝非偶然,它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更可能引发一场惊涛骇浪。

对于家族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经济上的重创,更是对家族声誉和地位的严峻考验。

一旦处理不当,不仅家族多年积累的财富和基业可能毁于一旦,更可能因此招来杀身之祸,乃至整个家族的覆灭。

方家的辉煌历史,可追溯至太祖皇帝在位的辉煌时期。

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方家太公以其过人的胆识与无私的义举,在矿山的一次突发事故中英勇地救下了太祖皇帝,这一壮举不仅挽救了皇上的性命,更在帝王心中种下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为了报答这份救命之恩,太祖皇帝特旨钦赐了一座富饶的金矿给方家太公,这不仅是对其英勇行为的最高赞誉,更是对方家未来繁荣昌盛的深厚期许。

方家太公深知这份恩赐的珍贵与重大,他并未将金矿视为单纯的财富之源,而是以此为契机,精心规划,悉心经营。

在保留金矿传统矿石买卖的基础上,他独具慧眼地开创了金玉首饰铺,将金矿中的珍贵金属精心雕琢成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首饰,其工艺之精湛,设计之独特,迅速在京城乃至全国范围内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家珠宝的名号越来越响亮,逐渐成为了京城乃至整个帝国无人能匹敌的珠宝世家。

方家的珠宝不仅深受民间百姓的喜爱,更因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皇家风范,被皇室选为***金器。

每年,方家都会为皇室精心打造一批批金器,从宫廷宴会上的餐具到皇亲国戚的私人物品,无一不彰显着方家珠宝的尊贵与奢华。

这份殊荣不仅让方家的名声更加显赫,也为家族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与荣耀。

为了表彰方家对皇家的贡献,当今圣上还御赐了一座新的矿山,进一步巩固了方家在矿业和珠宝业的地位。

段时间,庆州的一处矿山挖出了一块罕见的奇石。

这块宝石色泽油润,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仿佛无数颗星星汇聚而成。

更令人称奇的是,到了夜晚,宝石内部的纹路竟然会发出幽幽的微光,如同暗夜中的萤火虫,令人叹为观止。

这块奇石的发现,迅速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当地政府官员得知此事后,立刻将这一稀世珍宝上报朝廷。

消息传至京师,皇帝听闻后龙颜大悦,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祥瑞之物。

皇帝当即下令,要求将这块宝石精心打磨,制成一件独一无二的珠宝,作为送给万贵妃的生日礼物。

万贵妃在宫中的地位显赫,深受皇帝宠爱。

她的生日即将到来,皇帝希望这件珠宝能够体现他对万贵妃的深情厚意。

考虑到发现宝石的地方离方家金矿并不远,皇帝便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方齐山,因为他深知方家在珠宝制作方面的卓越技艺和丰富经验。

接到圣旨后,方齐山深感荣幸,同时也倍感压力。

他立即组织了家族中最出色的工匠,精心设计并开始制作这件珠宝。

经过数日的努力,一件精美绝伦的珠钗终于完成。

珠钗的设计巧妙地融合了宝石的特点,使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夜晚则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堪称艺术品中的杰作。

然而,就在珠钗运回京城的途中,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沉船事故。

商船在庆江上航行时突然遭遇了不明原因的故障,最终导致沉没。

虽然方齐山己经即刻下令封锁沉船的消息,但始终纸包不住火,沉船的消息还是在京城悄然传开。

消息最初是从一些小道消息中泄露出来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谈论,最终传到了朝廷的耳中。

皇帝得知这一消息后,皤然大怒,震怒之情溢于言表。

皇帝立刻召见了方齐山,当面询问沉船的详细情况。

方齐山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只得如实禀告,详细解释了沉船的原因以及他所采取的一系列补救措施。

然而,皇帝对此事的严重性显然己经有所预料,他对方齐山的解释并不满意。

皇帝严厉地说道:“如此重要的任务,居然还能出此纰漏,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方齐山低头不语,心中充满了愧疚与自责。

他深知此次失误不仅关乎家族的声誉,更是对皇室的不敬。

为了惩戒方家的失职,皇帝当场下达了旨意:“鉴于方家此次重大失误,现令方家珠宝店全部停业整顿,首至另行通知。”

这一决定对方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意味着家族的核心业务将被迫暂停,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难以估量。

这场突如其来的家族变故,如同暴风雨般毫无征兆地席卷了方家,将曾经矗立于云端之巅、显赫一时的家族狠狠地拽入了深不见底的泥潭之中。

曾经,方家以其精湛的珠宝工艺、庞大的商业帝国和深厚的皇室背景,在京城乃至整个帝国都享有极高的声望与地位,仿佛是世间不可撼动的坚固堡垒。

然而,命运的巨轮却在这一刻悄然转向,给予了这个曾经辉煌的家族以沉重的打击。

沉船事故的发生,不仅让方家精心准备的万贵妃生辰礼物化为乌有,更因消息泄露而引发了皇帝的震怒与皇室的质疑,进而导致方家珠宝店全面停业整顿。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同多米诺骨牌般一一倒下,将方家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方齐山,这位方家的家主,曾无数次设想过家族的未来,规划着如何将方家的繁荣与辉煌延续下去。

他以为自己己经做好了应对一切挑战的准备,却未曾料到,命运的转折会来得如此突然、如此猛烈。

此刻的他,面对着家族的衰败与危机西伏的局势,心中充满了无助与迷茫。

方齐山深知,此刻家族的命运正悬于一线,仿佛置身于狂风巨浪中的一叶扁舟,稍有不慎便可能倾覆。

家族的繁荣与衰败,不仅关乎着他个人的荣辱,更牵动着无数族人的生计与未来。

因此,他必须采取果断而有效的措施,以挽回家族即将崩塌的颓势。

夜幕降临,书房内灯火通明,方齐山独自坐在案前,目光凝重而深邃。

他整夜未眠,心中充满了焦虑与愧疚。

焦虑的是如何找到一条出路,让家族摆脱当前的困境;愧疚的是自己作为家主,未能提前预见并防范这场危机,导致家族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

秦玥发现方齐山大半夜都还未回房,来到书房看见方齐山一脸凝重,她吩咐下人拿来参汤,“齐山,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房休息,这么熬着身体不行啊。”

方齐山揉了揉眉心,在漫长的思考与挣扎中,方齐山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但每一个都被他一一否定。

最终,在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复杂情绪中,他做出了一个艰难而决绝的决定——通过联姻来挽救家族的命运。

他抬头凝重地与秦玥说:“书瑶和书玉也到了出阁的年纪了,或许,方家还有一线生机。”

方齐山站起身来走到窗前,说道:“听闻武安侯白家也在为他家世子寻觅良缘,虽说他家世子己有多房姨太,但武安侯为当今圣上跟前的大红人,且侯门嫡母尚未有人选。”

他回头看了看秦玥,“书玉性子沉静,心思缜密,在诺大的侯府必能寻得一席之地。”

“可是……”秦玥正要说什么,方齐山打断了她的话,“至于书瑶,为夫上回与太后议事,听闻六王爷至今仍未娶亲,与皇室的联姻,我还是认为咱书瑶比较合适。”

秦玥内心深处虽涌动着丝丝不悦,但在目睹方齐山那满面愁容、焦虑万分的神情后,她深知此刻绝非与对方陷入争执的恰当时机。

六王爷,这位在当今圣上众多兄弟中颇为不起眼的存在,不仅没有在朝廷中担任任何要职,也未曾立下过显赫的军功,其日常生活似乎仅限于游手好闲,频繁出入那些风月场所,沉迷于烟花柳巷之中。

更为关键的是,六王爷的母亲出身贫寒,虽后来因儿子被封为王爷而得以晋身为太妃,但在那权力交织、错综复杂的宫廷之中,她几乎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势力,显得孤立无援,影响力微乎其微。

武安侯夫人,身为皇帝的嫡亲胞妹,自小便享受着无与伦比的尊贵与宠爱,其出身更是显赫非凡,家族世代为官,门第之高令人仰望。

而武安侯本人,更是凭借其赫赫军功,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赢得了朝廷上下的一致赞誉与尊敬,从而在朝中谋得了高位,深受皇帝的器重与信赖,成为了朝堂之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秦玥心中暗自盘算,深知这样一门显赫的亲事对于书瑶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在她看来,武安侯府的嫡母之位,非书瑶莫属。

这不仅是因为书瑶温婉贤淑、才情出众,更因为若能成为武安侯府的当家主母,将能为书瑶带来无尽的荣耀与地位,让她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是于内宅之中还是朝堂之外,都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影响力。

秦玥心里暗暗在谋划着,武安侯门的嫡母,必须是书瑶的。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