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旧案新迹
她己经在办公桌前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面前堆满了两起文物盗窃案的卷宗,泛黄的纸张和密密麻麻的文字,见证着案件的复杂与漫长。
“苏队,早!”
警员小李推门而入,手中端着两杯热气腾腾的咖啡。
看到苏然布满血丝的双眼,他不禁皱了皱眉,“您一整晚都没休息?”
苏然揉了揉太阳穴,接过咖啡:“时间紧迫,我总觉得这两起案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必须尽快理出头绪。”
她抿了一口咖啡,苦涩的味道瞬间驱散了些许困意。
就在这时,法医小王匆匆走进办公室,手中拿着一份报告:“苏队,粉末的详细化验结果出来了!”
苏然立刻站起身,接过报告,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文字。
原来,这种神秘粉末由多种化学物质组成,其中一种成分极为罕见,只在特定的工业领域使用。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多年前那起未破的文物盗窃案现场,也曾检测到类似成分。
“看来我们的方向没错,这两起案件很可能出自同一团伙之手。”
苏然将报告重重地拍在桌上,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小李,联系技术科,让他们对博物馆周边的监控录像进行二次排查,重点关注案发前后出现的可疑车辆和人员。
小王,你再去一趟博物馆,对现场进行更细致的勘查,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线索。”
安排好任务后,苏然决定再次拜访博物馆馆长陈默。
在博物馆办公室里,陈默看上去更加憔悴,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陈馆长,关于多年前那起文物盗窃案,您能再给我讲讲当时的情况吗?”
苏然开门见山地问道。
陈默叹了口气,缓缓说道:“那是我刚担任馆长不久,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珍贵文物的展览。
没想到,展览开幕当晚就发生了盗窃案。
盗贼手法高明,不仅避开了所有监控,还在现场留下了一些奇怪的粉末。
警方调查了很久,却始终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
“当时失窃的文物有哪些?”
苏然追问道。
“有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鼎,还有几件唐代的瓷器,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
陈默回忆着,眼神中流露出惋惜之情。
苏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次失窃的文物中,有没有与上次类似的?”
陈默愣了一下,随即说道:“还真有!
这次被盗的一尊明代佛像,与上次失窃的青铜鼎一样,都是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宗教文物。”
离开博物馆后,苏然的心情愈发沉重。
这两起案件不仅作案手法相似,失窃文物的类型也高度一致,显然盗贼有着明确的目标。
回到警局,小李己经在办公室里等候多时。
“苏队,我们在博物馆附近的一家加油站监控中发现了一辆可疑车辆。
案发当晚,这辆车在博物馆周边徘徊了很久,而且车牌还是假的。”
小李一边说着,一边将监控截图递给苏然。
苏然盯着屏幕上的车辆,陷入了沉思。
突然,她想到了什么,对小李说道:“联系交通部门,调取案发时段全市的交通监控,看看这辆车的行驶轨迹。
另外,查一下这种车的销售记录,说不定能找到线索。”
经过一番排查,警方终于锁定了车辆的来源。
这辆车是一家二手车行半个月前售出的,买家使用的是假身份证。
但幸运的是,车行老板对买家有一些模糊的印象。
“那人戴着帽子和口罩,身材偏瘦,说话带着外地口音。”
车行老板回忆道,“不过,他在付款时用的是一张信用卡,我记得卡号后西位是3689。”
苏然立刻让小李去银行调取信用卡的交易记录。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查到了信用卡的主人——一个名叫张峰的外地人。
但当警方赶到张峰登记的住址时,却发现那里早己人去楼空。
“看来这个张峰很可能就是盗贼之一,而且他己经察觉到我们在调查他,所以提前逃跑了。”
苏然皱着眉头说道。
就在案件陷入僵局时,法医小王打来电话,带来了一个重要线索:在博物馆现场的玻璃碎片上,检测到了一种特殊的指纹。
经过比对,这个指纹与多年前那起盗窃案现场留下的指纹高度相似。
“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苏然兴奋地说道,“立刻将指纹录入全国指纹数据库,进行比对。”
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
指纹的主人名叫赵强,曾因盗窃文物被警方通缉,是文物盗窃团伙的核心成员。
“这下终于有了明确的目标!”
苏然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通知全体警员,全力追捕赵强和张峰,务必将这伙文物盗贼一网打尽!”
夜幕降临,城市被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苏然站在警局的窗前,望着窗外闪烁的霓虹灯,心中暗暗发誓: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将被盗的文物追回,让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
一场激烈的追捕行动,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