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跨进家门的那一刻,消毒水的味道彻底被一股温暖的气息取代——是阳光晒过的被褥香,混着淡淡的木质家具味,还有妈妈刚洗过的衣物散发的皂角清香,陌生却让人瞬间卸下防备。

这是一套不大的两居室,客厅的窗户正对着小区的花园,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进来,在地板上铺出一片金灿灿的光斑。

爸爸把行李放在玄关,转身就去给我找婴儿床,妈妈抱着我慢慢踱进客厅,脚步放得极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宝宝看,这是咱们的客厅呀。”

她低头看着我,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手指轻轻点了点沙发上的靠垫,“以后妈妈就在这儿陪你玩,给你讲故事。”

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沙发是浅灰色的,铺着一块印着小鸭子图案的绒毯,旁边的茶几上摆着一盆小小的绿萝和摊着厚厚的字典、写满名字的笔记本婴儿床就放在主卧的窗边,是爸爸提前组装好的,原木色的框架,围栏上雕着简单的花纹,床垫软软的,铺着白色的纯棉床单。

妈妈小心翼翼地把我放进去,我试着蹬了蹬腿,触到的是柔软的布料,比医院的襁褓自在多了。

没过多久,门铃响了,是爷爷奶奶提着大包小包赶来了。

奶奶一进门就首奔婴儿床,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我的乖孙孙,可算见到你啦!”

她的声音带着熟悉的乡音,粗糙却温暖的手掌轻轻摸了摸我的脸颊,没有一丝凉意,只有满满的疼爱。

爷爷手里拎着一个保温桶,笑着说:“给你妈妈炖了鸡汤,补补身子,也让宝宝能吃到有营养的奶水。”

客厅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来了一场我起名的“家庭研讨会”,这一世和上世一样姓黎,爸爸说这姓氏自带“黎明破晓”的开阔感,给男孩取名,得配得上这份大气,又藏着实在的期许。

爷爷先开口,手里攥着张写满字的纸:“黎家男孩,得有担当,我看‘承’字好,黎承宇,承继家业,气宇轩昂;黎承泽,承沐恩泽,待人宽厚,都稳重。”

奶奶在旁边附和:“是啊,承字踏实,不像现在有些字太飘,孩子以后做人也得实在。”

妈妈抱着我,指尖轻轻刮过我的小脸蛋,语气温柔却有主意:“承字是好,但有点常见了。

我想找个既不生僻,又有内涵的,还得顺口。”

妈妈的名字叫李宁太普通,上学时班里三个重名的,妈妈显然想弥补这份遗憾。

她翻着手里的诗词集,念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黎景行怎么样?

品行如大道,寓意好,读着也有气势。”

爸爸却更偏爱“自然与志向”结合的字,他总说男孩该像山河一样开阔。

“黎川泽,川是江河,泽是雨露,有包容心;黎朗屹,朗是开朗,屹是挺拔,像山一样稳重。”

他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笔画,“你看这两个字,笔画不算多,孩子以后学写名字也方便。”

外公摇了摇头:“川泽有点柔,朗屹又太硬,不如带个‘安’字,黎亦安,亦平亦安,顺顺利利的多好。”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的便签纸贴得到处都是。

妈妈又翻出《楚辞》,念叨着“黎修远,‘路漫漫其修远兮’,有追求;黎清和,清雅温和,性格好”;爸爸刷着取名博主的建议,说现在流行“知”字,“黎知珩,知书达理,珩是美玉,品性才华都好”;舅舅还远程发来清单,从“黎骁然”到“黎沐辰”,密密麻麻写了一长串。

我躺在婴儿车里,听着他们热烈又认真的讨论,心里又暖又好笑。

每个名字背后,都是家人的疼爱——爷爷盼我有担当,奶奶愿我踏实,爸爸希望我开阔,妈妈想让我独特又温和。

转机出在一个清晨。

爸爸早起看日出,回来时眼睛亮亮的,手里拿着张纸条:“我想了个名字,黎晓川。

黎是黎明,晓是破晓,川是江河,既呼应了姓氏的晨光感,又有江河奔涌的朝气,还藏着‘破晓见江河,前路皆开阔’的意思。”

他念了几遍:“黎晓川,黎晓川……平仄相间,读着顺口,笔画也简单。”

妈妈抱着我凑过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脸上,她笑着说:“真好,黎明时分的江河,既有希望,又有力量,寓意孩子以后能像江河一样豁达,像晨光一样明朗。”

爷爷点点头:“晓字有朝气,川字有气度,好寓意!”

奶奶也笑着拍了拍手:“听着就大气,以后孩子肯定能成个有格局的人。”

就这么定了。

当家人抱着我,一遍遍轻轻喊“晓川晓川”时,我忍不住咧开嘴,发出了细弱的笑声。

这三个字,藏着黎明的希望,裹着江河的开阔,更盛满了全家的期许。

从这一刻起,我就是黎晓川了。

带着这个满是光与力量的名字,带着28岁灵魂的珍惜与期待,我要在这一世,像破晓后的江河一样,勇往首前,不负这份藏在笔画里的深情与期许。

>>> 戳我直接看全本<<<<